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拉杂(拉雜)  拼音:lā zá
1.不论好坏,都同样处理。如:「东西品质的好坏当分清楚,不该随意拉杂。」《乐府诗集。卷一六。鼓吹曲辞一。古辞。有所思》:「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2.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如:「写论文要条理清晰,切忌拉杂无章。」
《國語辭典》:拉拉杂杂(拉拉雜雜)  拼音:lā lā zá zá
1.不乾净。如:「每当假日过后,公园常变得拉拉杂杂的。」
2.杂乱而无规律。《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只见他两手扳著看墙门,把身子往后一挣,那垛看墙就拉拉杂杂卸下半堵。」《野叟曝言》第六一回:「秋香,你说话也要想一想儿,怎这样拉拉杂杂的。」
分類:杂乱无章
《漢語大詞典》:拉杂变(拉雜變)
讥喻模拟古人而堆砌杂凑的作品。 宋 苏轼 《书拉杂变》:“ 司马长卿 作《大人赋》, 武帝 览之,飘飘然有凌云之气。近时学者作拉杂变,便自谓 长卿 。 长卿 固不汝嗔,但恐览者渴睡落牀,难以凌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