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2
词典
4
分类词汇
48
共48,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确乎
担负
禁架
拿手
打保票
把拿
摹捉
拿把
及时
放下
定力
十全
把定
执契
守要
《國語辭典》:
确乎(確乎)
拼音:
què hu
1.实在、的确。如:「这出戏确乎不错。」
2.坚定、坚固。《易经。乾卦。文言曰》:「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分類:
确实
把握
高貌
的确
持重
《國語辭典》:
担负(擔負)
拼音:
dān fù
1.担当责任。《董西厢》卷四:「这些儿羞懒,怎能担负。」《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十二三年发很毒,休言道是俺夫妻,佛也应担负。」
2.责任的分量。如:「大家分工合作,每人的担负就微不足道了。」
分類:
担负
承当
抱负
把握
侍奉
肩挑背负
承担
责任
承受
费用
《國語辭典》:
禁架
拼音:
jīn jià
1.把持、忍耐。明。高明《琵琶记》第三一出:「不想道相挜靶,这做作难禁架。」《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正在禁架不定之际,只见这个李三不知在那里走将进去,也撺在里头了。」
2.古时一种禁制疾病、邪祟的巫术。《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徐登传》:「但行禁架,所疗皆除。」《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上。韦皇后传》:「国子祭酒叶静能善禁架,……皆引入后廷。」
分類:
把握
禁咒
墙壁
控制
壁上
置放
放物
物品
架子
《漢語大詞典》:
拿手(拏手)
作事有把握;擅长。
《
儿女英雄传
》
第六回:“若论这瘦和尚的少林拳却颇颇的有些拏手。”
分類:
作事
有把握
擅长
《国语辞典》:
打保票
拼音:
dǎ bǎo piào
指对事情有绝对的把握。如:「这个人十分狡猾,我不敢打保票他会按期归还债款。」也作「打包票」。
分类:
绝对
把握
《漢語大詞典》:
把拿
牵引;把握。
《
说文·豕部
》
:“豝,牝豕也。从豕巴声。一曰:一岁能相把拏也。” 元
无名氏
《硃砂担》
第一折:“不由我心中自警,百般的把拏不定。”
分類:
牵引
把握
《漢語大詞典》:
摹捉
捉摸;把握。 清
黄宗羲
《画川先生〈易俟〉序》
:“三百八十四爻皆一治一乱之脉络,阴阳倚伏,可以摹捉。”
分類:
捉摸
把握
《國語辭典》:
拿把
拼音:
ná bǎ
摆高姿态,故意刁难。《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为著这一点点,他就拿把,我看来也不是甚么有良心的东西。」也作「拿乔」。
分類:
刁难
摆架子
《國語辭典》:
及时(及時)
拼音:
jí shí
1.得时,合时。晋。陶渊明〈杂诗〉一二首之一:「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兵加曹操,岂曰无名?公正当及时早定大业。」
2.立刻、马上。《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3.正赶上需要、正赶上时机。如:「幸好救难人员及时赶到,受困的登山客终于得救。」
分類:
及时
适时
逢时
把握
到时
时候
时机
抓紧
有利
时间
利时
男女
婚嫁
《國語辭典》:
放下
拼音:
fàng xià
放低。引申为不必挂虑。《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果然不错,走到西鼎新巷口,看见『春申福』三个大字横匾,于是方才各各把心放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只见刑房书吏拿了一宗案卷进来。继之叫且放下,那书吏便放下,退了出去。」
分類:
放下
搁置
把握
停止
负载
物件
高处
低处
《國語辭典》:
定力
拼音:
dìng lì
禅定的能力。引申为不为外物动摇的意志力。《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办事情也没有定力,像这样虎头蛇尾,将来决计不能成功大事业的。」
分類:
佛教语
五力
把握
自己
意志
除烦
烦恼
妄想
禅定
定之
《國語辭典》:
十全
拼音:
shí quán
1.比喻完美无缺憾。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早是我来的早,若来的迟呵,一阵风吹了这脚迹儿去,怎能勾见小姐生的十全也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是必要拣个十全毫无嫌鄙的女婿来嫁他,等他名成利遂,老夫妇靠他终身。」
2.比喻很有把握。《资治通鉴。卷八一。晋纪三。武帝太康元年》:「今乘此渡江,十全必克,何疑何虑而淹留不进!」
分類:
十倍
完美无缺
治病
把握
自称
武功
十个
《國語辭典》:
把定
拼音:
bǎ dìng
男方送给女方的订亲礼物。《董西厢》卷三:「不须把定,不在通媒媾,百媚莺莺应入手。」元。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二折:「贤女许个肯字,接了公子把定,再与你父母议亲。」也称为「把定物」。
分類:
控制
结亲
下定
把握
定礼
送信
信物
指定
《漢語大詞典》:
执契(執契)
(1).谓手持凭证,以相验对。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书记
》
:“契者,结也。上古纯质,结绳执契。”按, 唐
李鼎祚
《
周易集解
》
卷十五引
《九家易》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2).谓把握契机。 唐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执契之道,垂衣不言。” 唐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又见陛下以为执契则羣下用情,躬亲则庶官无党。”
《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
》
:“可以执契而居简,无为而不宰。”
分類:
把握
凭证
契机
《漢語大詞典》:
守要
(1).掌握重权;把握关键。
《
韩非子·有度
》
:“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而传之。”
《
尸子
》
卷上:“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身逸而国治,用贤也;言寡而令行,正名也。”
(2).把守要隘。
《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
:“ 吴 蜀 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
分類:
掌握
把守
重权
要隘
把握
关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