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国工(國工)
一国中技艺特别高超的人。《周礼·考工记·轮人》:“故可规、可万、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 郑玄 注:“国之名工。” 孙诒让 正义:“谓六法皆协,则工之巧足擅一国者也。”《周礼·考工记·轮人》:“良盖弗冒弗紘,殷亩而驰,不队;谓之国工。”此指长于造车的技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 师光 喜曰:‘公必为国工。’”此指名医。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韦应物 为 苏州 刺史,有属官因 建中 乱,得国工 康崑崙 琵琶。” 宋 姜夔 《凄凉犯》词序:“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 田正德 ,使以哑觱栗吹之,其韵极美。”此指名乐工。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古今之戏,流传最久远者,莫如围棋……乙巳丙午,余官 白门 ,四方国工,一时云集。”此指精于棋艺的国手。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诡辞以(画竹)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此指著名裱字画工。
《漢語大詞典》:行艺(行藝)
德行技艺。 唐 白居易 《刘泰伦可起复谒者监制》:“况 泰伦 有行艺可以饰身,才干可以掌务,监临内署,朝请中闈,谨密端和,甚宜厥职。”《宋史·选举志三》:“臣亲承圣詔,天下皆兴贡士,即国南郊建外学以受之,俟其行艺中率,然后升诸太学。”
《國語辭典》:四绝(四絕) 拼音:sì jué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的合称。参见「四离四绝」。
2.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缮写,邵竦篆额,都是一时精笔,世称为「四绝」。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
2.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缮写,邵竦篆额,都是一时精笔,世称为「四绝」。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
《漢語大詞典》:黔驴(黔驢)
比喻虚有其表、技艺低下的人。 宋 欧阳修 《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五言二十韵》:“贪荣同 衞 鹤,取笑类 黔 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月餘,妇起,宾事良人。久觉 黔 驴无技,渐狎,渐嘲,渐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乡民讨英夷檄》:“我 粤东 乃文物之邦,岂容社鼠;人才皆英勇之士,尽识 黔 驴。”参见“ 黔驴之技 ”。
《國語辭典》:黔驴之技(黔驢之技) 拼音:qián lǘ zhī jì
比喻拙劣的技能已经使完,而终至露出虚弱的本质。参见「黔驴技穷」条。宋。李曾伯 〈代襄阃回陈总领贺转官〉:「虽长蛇之势若粗雄,而黔驴之技已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