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毒乱(毒亂)
(1).谓为恶作乱。《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毒乱之民,当望旌瓦解,而更静然。”
(2).祸乱。 晋 陆云 《南征赋》:“在中叶之不竞,遭皇家之毒乱。”
(3).破坏扰乱。 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羣生失寧。”
《漢語大詞典》:滑和
谓扰乱中和之道。文子·守易:“无益於性者,不以累德;不便於生者,不以滑和。”庄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灵府。” 成玄英 疏:“滑,乱也。虽復事变命迁,而随形任化,淡然自若,不乱於中和之道也。” 汉 王充 论衡·异虚:“生,寄也;死,归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视龙犹蝘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爱恶未始有所繫,穷通不足以滑和。”
《漢語大詞典》:烦恼海(煩惱海)
佛教语。谓烦恼既深且广,扰乱身心,犹如大海无边,兴风作浪。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钻智慧火,乾烦恼海。理不吾吾,而一贯生生。”
《漢語大詞典》:崇乱(崇亂)
犹扰乱,骚乱。书·多方:“乃大降罚,崇乱 有夏 。” 曾运乾 正读:“崇,充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乌丸 三种,崇乱二世……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 上党 兴祅,復提王旅; 太原 崇乱,兼领郡符。”
《漢語大詞典》:营乱(營亂)
迷惑扰乱。
分類:迷惑扰乱
《漢語大詞典》:烦恼魔(煩惱魔)
佛教语。四魔之一。谓烦恼能扰乱身心,障碍正觉。 隋 智顗 《童蒙止观》卷上:“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但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三,死魔;四,鬼神魔。” 舒化龙 《汉语发展史略》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佛家有所谓四魔之说:一是烦恼魔,二是阴魔,三是死魔,四是自在天魔。”
《漢語大詞典》:烦性(煩性)
扰乱心性。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小忍即歇。”
《漢語大詞典》:滑成
指扰乱已成的德性。庄子·庚桑楚:“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 成玄英 疏:“滑,乱也。体道会真,安时达命,纵遭万恶,不足以乱於大成之心。” 陆德明 释文:“音骨。”
分類:扰乱德性
《漢語大詞典》:诡乱(詭亂)
变易、扰乱。《后汉书·隗嚣传》:“盖天为父,地为母,祸福之应,各以事降。 莽 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
分類:变易扰乱
《漢語大詞典》:十魔
佛教语。谓扰乱身心、障碍正道、损害慧命的十种邪恶之事。即蕴魔、烦恼魔、业魔、心魔、死魔、天魔、善根魔、三昧魔、善知识魔及菩提法智魔。 宋 范成大 《舫斋信笔》诗:“三昧未得力,十魔方现前。”
《漢語大詞典》:乱化(亂化)
任意化钱。 茅盾 《子夜》十四:“他把三叔的钱不心疼的乱化!”
扰乱风俗教化。史记·商君列传:“ 卫鞅 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
《國語辭典》:阻扰(阻擾)  拼音:zǔ rǎo
妨碍、阻拦。如:「封闭的心灵是阻扰自我成长的最大因素。」
分類:阻挠扰乱
《漢語大詞典》:滑乱(滑亂)
搅混,扰乱。文子·上礼:“末世之为治,不积於养生之具,浇天下之醇,散天下之朴,滑乱万民,以清为浊。”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承五十叶平等之绪风,虽东胡入主,犹不能恣情滑乱。”
分類:扰乱
《漢語大詞典》:挠正(撓正)
扰乱正气。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贵家侈族,持吏短长,数干謁以挠正,谓之曰‘权蝎’,此最大患也。”
分類:扰乱正气
《漢語大詞典》:窥摇(窺摇)
暗中扰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御史中丞 李文会 、右諫议大夫 詹大方 即奏 卨 ( 万俟卨 )黷货营私,窥摇国是。”
分類:暗中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