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玄亭
汉 扬雄 曾著《太玄》,其在 四川 成都 住宅遂称 草玄堂 或 草玄亭 ,亦简称“玄亭”。 清 方文 《归里偕邓简之吴子远山行得巢字》诗:“白业闻僧梵, 玄亭 解客嘲。” 清 刘献廷 《江沛思并诸同人小集》诗:“ 玄亭 问字樽徒载,绣佛逃禪调自殊。” 清 孙枝蔚 《挽房兴公朱姬》诗:“独坐 玄亭 肠易断, 扬雄 不止惜 童乌 。”
《漢語大詞典》:子墨
汉 扬雄 作品中虚构的人名。后借指文章、文辞。文选·扬雄〈长杨赋〉序:“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 李周翰 注:“子者,男子之通称。借以为主客而讽焉。” 清 钮琇 觚賸·粟儿:“ 陇西 刺史典其州,心閒政裕,工於子墨。” 清 钮琇 觚賸·酒兵:“其挥毫染翰,淋漓子墨也。”
《漢語大詞典》:美新
王莽 簒 汉 称帝,国号 新 , 扬雄 作《剧秦美新》一文,称颂 新 朝之美,以取悦于王莽。后因以“美新”为阿谀谄媚之典。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东林学案总论:“清议熄,而后有美 新 之上言,媚奄之红本。” 胡怀琛 《乙卯杂诗》:“千古美 新 留话柄, 西京 才子説 扬 刘 。”
《國語辭典》:投阁(投閣)  拼音:tóu gé
汉王莽由于符命的事情杀了甄丰父子,并放逐刘歆的儿子刘棻。当时扬雄校书天禄阁,怕被牵连,于是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后来事白得免。见《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后以投阁讥讽文人不甘寂寞而遭祸殃。唐。李白〈古风〉五九首之八:「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漢語大詞典》:扬马(揚馬)
汉 代文学家 扬雄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 陈思 称 扬 马 之作,趣幽旨深。” 唐 李端 《赠何兆》诗:“文章似 扬 马 ,风骨又清羸。” 明 张居正 《范比部鲁工部洪山人夜过得龙字》诗:“海南文章几 扬 马 ,天涯笑语自人龙。”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三:“职方郎中 孙樵 ,有 扬 马 之文;前进士 司空图 ,有 巢 许 之风。”
《國語辭典》:童乌(童烏)  拼音:tóng wū
汉朝扬雄的儿子。童乌九岁时能与父亲讨论《太玄》,早卒。典出汉。扬雄《法言。问神》。后借以称聪明而早死的孩子。宋。苏轼 悼朝云诗:「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国语辞典》:荒遐  拼音:huāng xiá
远方边陲的地方。汉。扬雄〈逐贫赋〉:「投弃荒遐,好为庸卒。」
《国语辞典》:太玄经(太玄经)  拼音:tài xuán jīng
书名。汉朝扬雄拟《易经》而作,十卷。晋朝范望为之作注。
《漢語大詞典》:参玄(參玄)
(1).佛教语。犹参禅。 明 于颍 《暑中偕文将泛湖谒牧雪师》诗:“参玄过 白社 ,破浪狎清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紫花和尚:“时有僧善参玄,因遣人邀至,使就榻前讲《楞严》。”
(2).泛指探究哲理。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扬子云 之暮年,遂起参玄之叹。” 扬雄 晚年曾仿《太玄》,故云。
《漢語大詞典》:汉阁(漢閣)
指 汉 扬雄 校书之 天禄阁 。亦借指 扬雄 。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文园 终寂寞, 汉阁 自磷緇。”
分類:扬雄校书
《漢語大詞典》:子云亭(子雲亭)
在 四川省 绵阳县 。相传为 西汉 学者 扬雄 读书处, 扬雄 字 子云 ,故名。 唐 刘禹锡 《陋室铭》:“ 南阳 诸葛庐 , 西蜀 子云亭 。”
《国语辞典》:潜虚(潜虚)  拼音:qián xū
1.隐居清修。汉。王粲〈七释〉:「潜虚丈人,违世遁俗。」
2.书名。宋司马光拟扬雄太玄而作,一卷,内容以五行为主。后附张敦实撰《潜虚发微论》一卷,十篇,皆阐明此书之义。
《國語辭典》:拟古(擬古)  拼音:nǐ gǔ
摹仿古人的诗文。由汉代扬雄拟《易经》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拟《尔雅》作「方言」,拟《离骚》作「反离骚」而首开其风气。
《国语辞典》:作辍(作辍)  拼音:zuò chuò
1.时作时停。形容无常。汉。扬雄《法言。孝至》:「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2.中止。如:「他半途作辍。」
《漢語大詞典》:畔牢愁
(1). 汉 扬雄 所作辞赋篇名,已佚。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畔,离也。牢,聊也。与君相离,愁而无聊也。”
(2).借指离愁之作。 唐 杜牧 《寄浙东韩乂评事》诗:“梦寐几回迷蛺蝶,文章应广《畔牢愁》。” 唐 李商隐 《拟意》诗:“书成祓禊帖,唱杀《畔牢愁》。”亦省作“ 畔牢 ”。 宋 林逋 《和唐异见寄》:“骚人新遗《畔牢》词,隐几微吟愧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