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扣盘扪龠(扣槃捫籥)
见“ 扣槃捫烛 ”。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同扣槃扪烛。
《國語辭典》:扣槃扪烛(扣槃捫燭)  拼音:kòu pán mén zhú
盲人不知日的形状,人告以日形如铜槃,他敲铜槃而有声;后闻钟声,即以为日。又有人告以日光如烛,他摸烛而知形状;后摸籥,也以为日。典出宋。苏轼〈日喻〉。后用来比喻认识不确切而产生误会。宋。王开祖〈儒志编。序〉:「言皆治国修身之要,见匪扣槃扪烛之为,如斯人者,岂易得哉!」
《漢語大詞典》:盲翁扪籥(盲翁捫籥)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捫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以“盲翁捫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清 赵翼 《岣嵝碑歌》:“盲翁捫籥但取似, 叶公 好龙固为名。”亦作“ 盲人捫烛 ”。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盲人捫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漢語大詞典》:盲人扪烛(盲人捫燭)
见“ 盲翁捫籥 ”。
《漢語大詞典》:盲翁扪籥(盲翁捫籥)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捫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以“盲翁捫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清 赵翼 《岣嵝碑歌》:“盲翁捫籥但取似, 叶公 好龙固为名。”亦作“ 盲人捫烛 ”。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盲人捫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漢語大詞典》:盲翁扪钥
1.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以"盲翁扪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分類:苏轼不识
《國語辭典》:扪参历井(捫參歷井)  拼音:mén shēn lì jǐng
参,星名,为蜀地的分野。井,星名,是秦地的分野。扪参历井形容蜀道的高峻险阻。唐。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宋。陆游 答方寺丞启:「扪参历井,久困客游,煮海摘山,屡乘使传。」
《分类字锦》:扪撮(扪撮)
文徵明 捉虱诗 爬搔未始歇,扪撮当王公。
分类:蚤虱
《韵府拾遗 阳韵》:扪墙(扪墙)
吕楠照慧院记忘世逃生指相如来岂今日之徒可扪其墙
《分类字锦》:扪虱得蚤(扪虱得蚤)
梅尧臣 扪虱得蚤诗 兹日颇所惬,扪虱反得蚤。去恶虽未殊,快意乃为好。
分类:蚤虱
《分类字锦》:扪虱剧谈(扪虱剧谈)
晋书苻坚载记王猛隐于华阴山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陆游 扪虱剧谈空自许,闻鸡浩叹与谁同。
分类:言论
《高级汉语词典》:扪心自揣
按着胸口自我估量
《國語辭典》:扪心自问(捫心自問)  拼音:mén xīn zì wèn
扪,按、摸。扪心自问指自我反省检讨。如:「你扪心自问,惭愧不惭愧?」也作「抚心自问」。
《漢語大詞典》:扪循(捫循)
按摩。《素问·离合真邪论》“必先捫而循之” 唐 王冰 注:“捫循,谓手摸。” 张隐庵 集注:“先以手捫揗其处,欲令血气循行也。”
分類:按摩张隐
《漢語大詞典》:扪撄(捫攖)
摸索触及。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但觉风雪透窗,臊秽扑鼻。唯窣颯如有动者,而厉声呼问,絶无由答。 自虚 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捫攖。”
分類:摸索触及
《高级汉语词典》:扪诊  拼音:mén zhěn
按诊:用手指轻压体表,以测知其下面部分坚实程度之一种物理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