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1
词典
1
分类词汇
90
共90,分6页显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斟酌
司存
职司
押领
司掌
摄知
拿搭
尚书
主人
为政
执法
宰执
录事
调元
职任
《國語辭典》:
斟酌
拼音:
zhēn zhuó
1.斟,倒酒。酌,饮酒。斟酌借指饮酒。《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一》:「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二:「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2.考虑可否而决定取舍。《国语。周语上》:「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红楼梦》第一○回:「大家斟酌一个方儿,可用不可用,那时大爷再定夺。」
分類:
斟酌
执掌
安排
品评
饮酒
思忖
不满
欣赏
摆布
思量
太过
苏武
凡事
反复
考虑
《漢語大詞典》:
司存
(1).执掌;职掌。
《
论语·泰伯
》
:“籩豆之事,则有司存。”
《
晋书·桓冲传
》
:“臣司存閫外,輒随宜处分。”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周礼六官》
:“有六卿,分职率属,各有司存。”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东方主生,西方主杀,各有司存,岂宜并用?”
(2).有司;官吏。 南朝 陈
沈炯
《为周弘正让太常表》
:“儻九宾闕相,封禪失仪,责以司存,云谁之咎。”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
卷二:“自餘常事,请付司存,巨细以闻,恐疲神思。”
分類:
执掌
有司
官吏
职掌
《國語辭典》:
职司(職司)
拼音:
zhí sī
1.职务、职位。《左传。成公二年》:「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二首之二》:「祇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也作「职掌」。
2.负责任事的官员。《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臣窃见陛下执政以来,阴阳不调,五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相扶。」唐。
李商隐
〈
韩碑
〉诗:「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分類:
职司
主管
职务
执掌
官员
《漢語大詞典》:
押领(押領)
(1).押送;率领。 唐 薛调
《无双传》
:“乃装金银罗锦二十驮,谓 仙客 曰:‘汝易衣服,押领此物出 开远门 ,觅一深隙店安下。’” 唐 薛调
《无双传》
:“忽报有中使押领内家三十人往园陵,以备洒扫。”
(2).执掌;管领。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
:“阁下以英伟之量,押领魁柄,必以康济民物,湔涤寃滞为己任,故某不避冒瀆,以铺此言。”
分類:
执掌
押送
率领
管领
《漢語大詞典》:
司掌
(1).管事,管理人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
:“自是乡民乾粮小米,裹持而来,絶无他费,且去住任之,不烦司掌。”
(2).执掌;掌管。
《新华文摘》
1981年第6期:“假如上帝派我司掌人间的分配权,我便是这样地独断专行--给向往光明者以艳阳、皓月,给追求进步者以迅疾的车轮。”
分類:
执掌
管事
管理
掌管
理人
人员
《漢語大詞典》:
摄知(攝知)
执掌。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 高宗 将下詔逊位于 则天 ,摄知国政。”
分類:
执掌
《漢語大詞典》:
拿搭
执掌;料理。
《何典》
第六回:“还亏他心里明白,鉴貌辨色,样样都拿搭得来,不到得失枝脱节。”
分類:
执掌
料理
《國語辭典》:
尚书(尚書)
拼音:
shàng shū
1.《书经》的别名。参见「书经」条。
2.职官名。秦置,隶属少府,掌殿内文书。汉成帝时设尚书员,掌群臣奏章。隋、唐设尚书省,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清末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
分類:
尚书
官名
执掌
《國語辭典》:
主人
拼音:
zhǔ rén
1.拥有主权的人。《三国演义》第五六回:「今日皇叔做了东吴女婿,便是鲁肃主人,如何敢坐?」《儒林外史》第五回:「便是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妇、丫鬟、使女黑压压的几十个人,都来磕了主人、主母的头。」
2.东家,相对于宾客而言。《文选。潘岳。笙赋》:「酒酣徒扰,乐阙日移,疏客始阑,主人微疲。」《儒林外史》第二回:「金有馀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夥客人都也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著。」
分類:
主人
接待
财物
待宾
要人
执掌
为学
人物
掌教
学徒
宾客
留宿
战争
权力
教化
受雇
客人
雇佣
主体
国人
工人
支配
房东
自己
家主
土地
地上
产业
业主
防守
帝王
《國語辭典》:
为政(為政)
拼音:
wéi zhèng
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经。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于是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故不竞于楚。」
2.指执政者。《仪礼。大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汉。郑玄。注:「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
3.处理政事。唐。
宋之问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
诗:「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4.做主。《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5.从政为官。如:「奉公守法,克尽职守,是为政第一要务。」《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
分類:
为政
治理
做主
治理国家
执政
理国
执政者
国家
政事
执掌
国政
《國語辭典》:
执法(執法)
拼音:
zhí fǎ
1.执行法律。《汉书。卷一一。哀帝纪》:「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势获名,温良宽柔,陷于亡灭。」《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我前日认是奉公执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骗?」
2.执行法律的官吏。《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分類:
执行
星名
执法
执掌
官吏
法令
王莽
御史
《漢語大詞典》:
宰执(宰執)
指宰相等执掌国家政事的重臣。 唐
陆龟蒙
《自怜赋》
:“丞相府不开, 平津阁 不立,布衣之説无由自通乎宰执。” 宋
孟元老
《
东京梦华录·大内
》
:“外廊横门北去百餘步,又一横门,每日宰执趋朝,此处下马。”
《
金史·侯挚传
》
:“ 挚 为人威严,御兵人莫敢犯。在朝遇事敢言……南渡后宰执中,人望最重。” 清
戴名世
《九科文总序》
:“以谓天下之为选政者,以草莽而操文章之权,其转移人心,乃与宰执侍从及督学之官等而深有望於大儒者,为之别黑白而定邪正,使天下晓然知所去取。”
分類:
宰执
宰相
相等
执掌
国家
家政
政事
重臣
《國語辭典》:
录事(錄事)
拼音:
lù shì
1.职官名。旧时各官署缮写文件的官员。
2.唐代科举考试,同年及第者聚会,便请一人为录事,主持宴席间的应酬事务。最初由状元担任,后多改以妓女充任。
分類:
妓女
职官
开设
会饮
官名
赌局
执掌
曲江
官府
酒令
公府
上进
进士
录事
机构
参军
推举
抄写
写工
众官
官署
低级
文簿
职员
《漢語大詞典》:
调元(調元)
(1).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 唐
李益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诗:“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 元
柳贯
《江浙行省左右司题名序》
:“夫自建官以来,由是而调元揆路,执法南端者,代不乏人。”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
:“调元归保傅,预政戒中涓。”
(2).调理元气。 李东阳
《孝宗皇帝御书赞》
引 明孝宗
《静中吟一绝》
:“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
《
红楼梦
》
第八十回:“ 王一贴 道:‘若问我的膏药……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
分類:
调理
调和阴阳
元气
执掌
大政
宰相
《國語辭典》:
职任(職任)
拼音:
zhí rèn
所担任的职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汉书。卷八二。王商传》:「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分類:
职任
执掌
官员
任务
职位
之任
职责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