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波扑(波扑)
姚合恶神行雨诗见山口下
《漢語大詞典》:逼扑(逼撲)
击中,打中。 宋 叶适 《题张君所注佛书》:“ 东叔 沉思久之,曰:‘如鸡候鸣,顾瞻东方,已有精色。’此是逼扑到紧切处也。”
分類:击中打中
《國語辭典》:胡扑搭(胡撲搭)  拼音:hú pū dā
无理的纠缠。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我若出公门,小民把我胡扑搭,莫不是这老子卖弄这势剑铜铡。」
分類:信口乱说
《漢語大詞典》:黑扑扑(黑撲撲)
深黑貌。《水浒传》第七九回:“披一副黑扑扑,齐臻臻,退光漆,烈龙鳞,戧金乌油甲。”
《國語辭典》:红扑扑(紅撲撲)  拼音:hóng pū pū
脸色红润的样子。如:「那娃儿双颊红扑扑的,著实可爱。」《红楼梦》第一○○回:「那脸上红扑扑儿的一脸酒气。」
分類:脸色一百
《漢語大詞典》:阿扑(阿撲)
脸朝下仆倒。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这业海打一千个家阿扑逃不去,那穷坑你便旋十万个翻身、急切里也跳不出。”
分類:朝下
《骈字类编》:白扑(白扑)
唐 白居易 春池闲泛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漢語大詞典》:鏖扑(鏖撲)
激烈扑击。 唐 段成式 《塑像记》:“在世间攘巨寇,必思袵金浴铁,强矫雄毅者,虽空门亦忿怒鏖扑为法大防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其平生,亦甚神肖,大都执兵流血,如角剑之士,转辗於众之目前,使抱战栗与愉快而观其鏖扑。”
分類:激烈扑击
《漢語大詞典》:粉扑儿
扑粉的用具,多用棉质物制成。
分類:用具质物
《漢語大詞典》:踾扑(踾撲)
象声词。 宋 苏舜钦 《检书》诗:“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分類: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摧扑(摧撲)
摧毁扑灭。《后汉书·荀彧传》:“坚营固守,徼其军实,遂摧扑大寇,济危以安。”
分類:摧毁扑灭
《漢語大詞典》:楚扑
(1).古时教刑所用的木杖。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2).以杖拷打。北史·刘昶传:“﹝ 昶 ﹞性褊躁,喜怒不恒,每至威忿,楚扑特苦。”
《國語辭典》:囊扑(囊撲)  拼音:náng pū
将人装入袋中扑杀的一种刑罚。《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始皇帝九年》:「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
分類:把人打死
《韵府拾遗 觉韵》:蓬扑(蓬扑)
刘子翚诗何时稻登场秋山响蓬扑
《漢語大詞典》:扑责(扑責)
杖击责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梅 归,女詰所往,遂跪而自投。女怒其淫奔,将施扑责。 梅 泣白无他,因以实告。”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况携来半载,授衣分食,从未加以扑责,邻里咸知。”
拷打责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汝愿受扑责,便可姑留。” 清 梅曾亮 《臣事论》:“彼士也,有考试塲屋之苦,有文字声病之学,违其程度,则又有褫夺扑责之刑以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