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扑儿(扑儿)  拼音:pū ér
轻轻拍打用的器具。如:「粉扑儿」、「面扑儿」。
《国语辞典》:扑咚(扑咚)  拼音:pū dōng
拟声词。形容东西落水声。如:「青蛙一见人来,扑咚跳下水。」也作「扑通」。
《國語辭典》:关扑(關撲)  拼音:guān pū
用赌博的方式来买卖物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也作「关睹」。
《漢語大詞典》:翻扑(翻撲)
犹翻腾。 宋 苏轼 《李氏园》诗:“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
分類:翻腾
《國語辭典》:花扑扑(花撲撲)  拼音:huā pū pū
热热闹闹。《西游记》第九七回:「那妈妈想恨唐僧等不受他的斋供,因为花扑扑的送他,惹出这场灾祸,便生妒害之心,欲陷他四众。」
《漢語大詞典》:合扑地(合撲地)
合扑。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忽地便喫了一箇合扑地,那时节睁着眼怨他谁!”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扭回身疾便入房内,被门桯绊我一箇合扑地。”参见“ 合扑 ”。
《國語辭典》:合扑(合撲)  拼音:hé pū
向前俯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忽地便吃了一个合扑地,那时节睁著眼怨他谁。」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寒森森冻的我还窑内,滴溜溜绊我个合扑地。」也作「可捕捕」、「可扑」、「阿扑」。
分類:朝下
《國語辭典》:合扑(合撲)  拼音:hé pū
向前俯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忽地便吃了一个合扑地,那时节睁著眼怨他谁。」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寒森森冻的我还窑内,滴溜溜绊我个合扑地。」也作「可捕捕」、「可扑」、「阿扑」。
分類:朝下
《國語辭典》:跌扑  拼音:dié pū
受到击打或蹶踣而倒下。引申为失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漢語大詞典》:跌仆
亦作“ 跌扑 ”。亦作“ 跌扑 ”。
(1).跌倒;摔跟头。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君出去向北儘得,不免有些,跌扑脓血疾。”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鬼神·鬼物凭临》:“水火、刀绳、鬭殴、跌扑以及虎伤、蛇噬、堕马、坍墙之类,虽是定数,亦由其人之寃孽使然,人不能主也。”《情变》第二回:“ 阿男 出场耍了一路空拳,便有两个不自谅、不济事的上来交手,不到两个照面,早已跌扑出去。” 陈荒煤 《夜》:“他一动也不动地望着那个渐渐跑远了,时常跌扑到地上又爬来乱钻的影子。”
(2).指武打动作之一。《九尾龟》第二回:“ 陈云仙 仍扮 武松 ,那脱靠的一场解数,觔斗跌扑,十分伶俐。”
(3).遭受挫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清 戴名世 《与弟书》:“丈夫雄心,穷而弥固,岂因一跌仆而忧伤憔悴,遂不復振耶!”
《漢語大詞典》:抶扑(抶撲)
扑打。 唐 欧阳詹 《怀州应宏词试片言折狱论》:“以斯折狱也,小则肌肤必有抶扑之滥焉。”
分類:扑打
《國語辭典》:扑打  拼音:pū dǎ
击打、拍打。如:「他在盛怒之下,冲向前去扑打对方。」「这是用来扑打蚊蝇的拍子。」也作「扑打」。
《國語辭典》:扑打(撲打)  拼音:pū dǎ
拍打。《南史。卷三。宋后废帝本纪》:「渐长,喜怒乖节,左右失旨者,手加扑打,徒跣蹲踞。」
《國語辭典》:扑堆(撲堆)  拼音:pū duī
堆满、满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早是那脸儿上扑堆著可憎,那堪那心儿里埋没著聪明。」
《漢語大詞典》:扑楞(撲楞)
亦作“ 扑棱 ”。
(1).禽鸟张翅拍打貌。《诗刊》1977年第2期:“惊得鸟雀扑楞飞,震得桃花簌簌掉。”《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大白鹅一看主人追得急,便向陡峭的沟坡上窜,扑棱着翅膀往上爬。”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 郝 家的鸭子、大鹅……嘎儿嘎儿地叫着,扑棱着翅膀。”
(2).引申指像翅膀般张开。 李準 《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六》:“特别是他跟前的一块高粱,穗子扑楞开像一篷小伞。”
(3).犹折腾,挣扎。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一章:“ 老梁 呀,照你过去那么个扑棱法,别说是再扑棱二十年,你就算扑棱到老死,也是白扑棱呀!” 扎拉嘎胡 《小白马的故事》:“小白马蹬着四只蹄子,扑楞一下,就站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扑明(撲明)
犹黎明。 杨朔 《百花山》:“这时,天色已经扑明。” 梁斌 《红旗谱》四:“第二天,一扑明儿, 严志和 到 南关 雇了一辆骡车来。”
分類:黎明
《韵府拾遗 纸韵》:扑蕊(扑蕊)
温庭筠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漢語大詞典》:相扑人(相撲人)
亦作“ 相朴人 ”。亦作“ 相扑手 ”。 以相扑为业的力士。 唐 赵璘 因话录·宫:“ 文宗 将有事南郊,祀前,本司进相扑人。”《元典章·兵部三·押运》:“拘刷到相朴人等到来本镇,有押运人员止凭前路关文,便要正马弓兵及正官防送。实是生受。”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军头司:“军头司每旬休,按閲内等子、相扑手、剑棒手格鬭。”《解放日报》1979.6.26:“相扑手比武的地方叫做‘斯摩场’,‘斯摩’是相扑的意思。”
分類:相扑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