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忠智
忠诚而有才智。亦指忠智之人。后汉书·冯衍传上:“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要将来之心,待从横之变。”新唐书·李靖传赞:“世言 靖 精风角、鸟占、云祲、孤虚之术,为善用兵。是不然,特以临机果,料敌明,根於忠智而已。”
《漢語大詞典》:杰人(傑人)
才智超群之人。隋书·王世积传:“ 世积 容貌魁岸,腰带十围,风神爽拔,有杰人之表。”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少陵 自作新题乐府,固是千古杰人。”
分類:才智超群
《國語辭典》:委琐(委瑣)  拼音:wěi suǒ
1.细碎。如:「委琐杂物」。
2.器度狭窄,举止鄙俗。《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岂特委琐握龊,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
《漢語大詞典》:见头角(見頭角)
比喻显露才智。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國語辭典》:奇俊  拼音:qí jùn
有杰出才识的人。《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于是超擢奇俊,厚赏诸儒。」
《國語辭典》:硕彦(碩彥)  拼音:shuò yàn
才学优秀的人。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自序》:「缙绅硕彦,青紫盈朝。」
《漢語大詞典》:英多
才智过人。儒林外史第八回:“表兄天才,磊落英多。”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公度 天授英多之才,少而不覊。” 黄远庸 《忏悔录》:“吾有若干友人,皆所敬爱,磊落而英多,聪明而智慧。”
分類:才智过人
《國語辭典》:材艺(材藝)  拼音:cái yì
才能技艺。《汉书。卷九。元帝纪。赞》:「元帝多材艺,善史书。」《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像长兄有这样品貌材艺,又有这般义气肝胆,正该出来替朝廷效力。」
《漢語大詞典》:才辩(才辯)
亦作“ 才辨 ”。 才智机辩。后汉书·列女传·蔡琰:“﹝ 琰 ﹞博学有才辩,又妙於音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客甚有才辨, 瞻 ( 阮瞻 )与之言良久,及鬼神之事,反復甚苦。” 唐 海顺 《三不为篇》之二:“一朝鹏举,万里鸞翔,纵任才辩,游説君王。” 清 戴名世 《蔡瞻眠文集序》:“ 瞻眠 通敏有才辨,其气甚豪。”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使绝域一科,以能通各国公法、各国条约章程,才辩开敏者为及格。”
分類:才辩才智
《漢語大詞典》:奇璞
(1).珍奇的美玉。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 卞和 潜幽冥,谁能证奇璞。”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番僧赐印:“中国向来无此奇璞,今特恩赐之。”
(2).比喻才智出众的人。 晋 陆机 《与赵王伦荐戴渊笺》:“诚东南之遗宝,圣朝之奇璞也。”
《漢語大詞典》:俊誉(俊譽)
才智出众的名声。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四:“时 蜀 人 陈尧叟 亦有俊誉。”
《漢語大詞典》:言智
言语的才智。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晋 兗州 刺史 沛国 宋处宗 ,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 处宗 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輟, 处宗 因此言巧大进。” 唐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诗:“ 秦中 豪宠争出羣,巧将言智宽明君。”
分類:才智
《漢語大詞典》:俊豪
才智杰出的人。 宋 叶适 《书〈龙川集〉后》:“僚友一时,志同义合,相与扶立俊豪魁特之绪,使流风餘论犹能表见于后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不韦 招英茂、聚俊豪。”《再生缘》卷八:“夫人见説稍消怒,扶起 东平 小俊豪。”
《國語辭典》:运智(運智)  拼音:yùn zhì
打算、计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八出》:「别无运智,风高时放火烧山。」《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喏大个汉!没些运智,这早晚兀自不起。」
《漢語大詞典》:英茂
(1).茂美。 三国 魏 曹植 《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2).才智超群出众。《三国志·吴志·孙霸传》:“窃从下风,听採众论,咸谓二宫智达英茂。” 晋 皇甫谧 《释劝》:“今子以英茂之才,游精於六艺之府,散意於众妙之门者有年矣。”《晋书·裴頠传》:“ 頠 才德英茂,足以兴隆国嗣。”
(3).才智特出的人。梁书·昭明太子传:“总览时才,网罗英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高似孙 子略谓 始皇 不好士, 不韦 招英茂,聚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