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掌骨  拼音:zhǎng gǔ
构成手掌的骨头。细长如管状。一端连接腕骨,另一端衔接指骨。
《国语辞典》:掴耳光(掴耳光)  拼音:guó ěr guāng
1.以手掌击耳后部。如:「为了拉抬收视率,戏剧节目上演互掴耳光的画面,实在不可取。」
2.比喻忽然的打击。如:「善意如果遭到无礼地回拒,好比当场被掴耳光一般的难堪。」
《国语辞典》:挥掌(挥掌)  拼音:huī zhǎng
举起手掌打人。如:「这位小兄弟,㕷的一声,挥掌就打伤了他的对手。」
《国语辞典》:打耳刮子  拼音:dǎ ěr guā zi
以手掌掴打人的脸颊。《红楼梦》第五九回:「他娘也正为芳官之气未平,又恨春燕不遂他的心,便上来打耳刮子。」也称为「打耳光」。
《国语辞典》:打响瓜儿(打响瓜儿)  拼音:dǎ xiǎng guā ér
指用手掌打人头颅所发出的清脆声音。《金瓶梅》第七七回:「小油嘴儿,你倒和李桂姐两个,把应花子打的好响瓜儿。」
《國語辭典》:孤掌难鸣(孤掌難鳴)  拼音:gū zhǎng nán míng
一个巴掌拍不出声响。比喻孤立无助,不能成事。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三折:「虽然你心明圣,若不是云台上英雄并力,你独自个孤掌难鸣。」
《國語辭典》:胳膊腕子(肐膊腕子)  拼音:gē bo wàn zi
手臂下端,与手掌相连的地方。也作「胳膊腕子」。
《國語辭典》:鹅掌风(鵝掌風)  拼音:é zhǎng fēng
病名。生于掌心,初起为紫白色斑点,后渐生坚硬白皮,乾燥破裂,延及全手。也称为「角皮症」、「手掌鳞屑癣」。
《國語辭典》:打耳光  拼音:dǎ ěr guāng
以手掌掴打脸颊。也称为「打耳括」、「打耳聒」、「打耳刮子」。
《國語辭典》:胼手胝足  拼音:pián shǒu zhī zú
手掌脚底的皮肤磨出了茧。形容极为辛劳。如:「他们胼手胝足开垦出这一大片土地。」宋。叶适 谢除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大平宫表:「臣力耕朽壤,勤凿枯泉,空有胼手胝足之劳,曾无曝背食芹之献。」
《國語辭典》:手癣(手癬)  拼音:shǒu xiǎn
泛指手掌生癣的皮肤病。病原体是霉菌,患者症状为手心出现红斑、刺痒、脱皮,严重时会发生糜烂。
《漢語大詞典》:肉趼
即趼子。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又称老趼。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她整天要帮着 阿兴 在炭窑上做活,或者到深山里去砍回松柏柴来烧炭,十指磨成肉趼,腰身瘦削得像一根枯木桩子。”
《漢語大詞典》:括辣
象声词。以手掌击物之声。《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 薛教授 就着势迎着脸括辣一个巴掌,一连又是两个。”
《漢語大詞典》:老趼
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
《漢語大詞典》:膙子
趼子。手掌或脚掌因劳动或走路时摩擦多而生的硬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