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騣工
旧时谓修补磁窑器皿的工匠。因其所持工具主要以马鬃制成,故名。 明 徐渭 《修拄杖首修发网胶漏磁壶及哥窑瓯某亦病只耳聋次前韵》:“握粟付騣工,寧减朝食馈。”
《國語辭典》:豹环(豹環)  拼音:bào huán
古代卫士手持的兵器。《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左执豹环,右执貔环长刀。」
《國語辭典》:人生观(人生觀)  拼音:rén shēng guān
人对于自己生活所抱持的想法及处世的态度。如消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
《國語辭典》:世界观(世界觀)  拼音:shì jiè guān
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漢語大詞典》:羽钥(羽鑰)
同“羽籥”。
古代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羽,指雉羽。钥,一种编组多管乐器。
《漢語大詞典》:羽籥
古代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羽,指雉羽。籥,一种编组多管乐器。周礼·春官·籥师:“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饗食,则亦如之。” 郑玄 注:“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谓籥舞也。”礼记·文王世子:“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 朱彬 训纂:“干戈,万舞,象武也,用动作之时学之;羽籥,籥舞,象文也,用安静之时学之。”史记·乐书:“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隋书·音乐志下:“今文舞执羽籥,武舞执干戚。” 唐 萧仿 《享太庙乐章》:“羽籥象德,金石荐祥。”
《漢語大詞典》:倚拜
先屈一膝下拜行礼。或云身倚所持之节和戟下拜行礼。
《國語辭典》: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見略同)  拼音: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语本《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指杰出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孽海花》第一一回:「你们听这番议论,不是与剑云的议论,倒不谋而合的。英雄所见略同,只见这里头是有这么一个道理,不尽荒唐的!」
《國語辭典》:中立主义(中立主義)  拼音:zhōng lì zhǔ yì
某些国家于和平时期,所奉行的一种外交政策。主要内容为在政治或意识型态上,均不依附于任何国家或集团。如二次大战以后,印度、肯亚、南斯拉夫及亚洲、非洲的大多数国家,它们虽积极参与各项国际事务,并且明确的对国际问题及争端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立场,却坚持不加入以美国与前苏联为首的敌对集团。
《漢語大詞典》:杖记(杖記)
古代武官在所持梃上记载所掌兵员的数字,称为杖记。 宋 曾慥 类说·杖记:“ 党进 ,北戎人,国初为骑师,不识文字。上忽问军中人数。先是军校皆以所掌兵甲之数细书著所持梃,谓之杖记。 进 但引梃对曰:‘尽在是矣。’”
《國語辭典》:所见略同(所見略同)  拼音:suǒ jiàn lüè tóng
彼此见解大致相同。《里语徵实。卷下。所见略同》:「刘备见孙权,求都督荆州,周瑜密谏以为不可,刘备闻之叹曰:『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谏孤莫行,亦见及此。』」
《漢語大詞典》:仪剑(儀劍)
仪卫所持之剑。亦借指仪卫中之捧剑者。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序》:“侍卫可见者:灵官法服骑而夹侍二人、力士黄麾前导二人,仪剑四人。”
《国语辞典》:国际准备(国际准备)  拼音:guó jì zhǔn bèi
国家为了支付贸易及资本不均衡的赤字所持有的准备。项目包括外汇存底、黄金准备、在国际货币基金会中的基金,以及特别提款权。国际准备主要是因为国家有进出口需求及资本进出,必须拥有国际认可的货币(美元)及商品(黄金)作为支付清算的信用保證。
《国语辞典》:货币供给额(货币供给额)  拼音:huò bì gōng jǐ é
根据中央银行现行定义,是指将企业及个人所持有之各种不同货币性资产加总而得之统计数;一般说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货币供给额主要偏重于交易媒介功能,如通货与支票存款、活期(活储)存款等,而广义之货币供给额,则除狭义之货币总计数外,尚包括准货币,如定期性存款等,较偏重于价值储藏功能。也称为「供币总计数」。
《国语辞典》:得理不饶人(得理不饶人)  拼音:dé lǐ bù ráo rén
(谚语)所持的理由得到支持时,便盛气凌人。如:「待人要敦厚,多些宽恕与包容,切莫得理不饶人。」
《国语辞典》:信托基金(信托基金)  拼音:xìn tuō jī jīn
依信托契约而成立的基金。此项基金虽为受托人所持有,但产生的利益则归信托契约指定的受益人所有。
《国语辞典》:外汇存底(外汇存底)  拼音:wài huì cún dǐ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所持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内通货总数,包括存在外国银行的各式存款、有价證券、黄金等,亦即为放在外国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