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颜巷
六天
元都
昆阆
蓬莱山
凤林
针楼
榆林
金银台
麟洲
南市
易迁
代邸
玄堂
紫房
《漢語大詞典》:颜巷(顔巷)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 也。’”本指 颜回 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 唐 许浑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诗:“ 颜 巷雪深人已去, 庾 楼花盛客初归。”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一折:“静守芸窗,僻居 颜 巷。”
《漢語大詞典》:六天
(1). 汉 代纬书,附会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太微宫内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谓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与五方之帝,是谓“六天”。礼记·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 唐 孔颖达 疏:“ 郑氏 ( 郑玄 )谓天有六天。天为至极之尊,其体秪应是一,而 郑氏 以为六者,指其尊极清虚之体,其实是一,论其五时生育之功,其别有五,以五配一,故为六天……《春秋纬》:‘紫微宫为大帝,又云北极耀魄宝。’又云:‘大微宫有五帝坐星,青帝曰灵威仰,赤帝曰赤熛怒,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黄帝曰含抠纽。’是五帝与大帝六也。”后世帝王郊天之祭,如 唐 初之《显庆礼》,即用六天之说;至《开元礼》,遂废而不用。
(2).谓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六天:一曰紂絶阴天宫,二曰泰煞谅事宫,三曰明辰耐犯宫,四曰怙照罪气宫,五曰宗灵七非宫,六曰敢司连苑宫。人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宫名。”
(3).道教谓上天分为六。云笈七籤卷八:“六天者,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仓天、泰清天。”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九:“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七:“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4).佛经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又称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楞严经》卷八。
《漢語大詞典》:元都
即玄都。道教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金 元好问 《北岳》诗:“谁能借我两黄鵠,长袖一拂元都门。” 明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诗之十一:“千年青塚空埋怨,重到元都好赋诗。”
《漢語大詞典》:昆阆(崑閬)
指 昆仑山 上的 阆苑 ,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指 蓬壶 而翻翰,望 崑閬 以扬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昨游 崑閬 循丹梯,海天一碧揩瑠瓈。”
《漢語大詞典》:蓬莱山(蓬萊山)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山海经·海内北经:“ 蓬莱山 在海中。”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李贤 注:“ 蓬莱 ,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祕録并皆在焉。” 清 孙枝蔚 《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何名 西王母 ,何处 蓬莱山 。”
《漢語大詞典》:凤林(鳳林)
(1).凤凰所居之处。借指仙境。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七:“凤林採珠宝,龙山种玉荣。”
(2).树林的美称。 唐 吕岩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峴山 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明 吴承恩 《醉蓬莱·寿魏国徐公子六十障词》词:“想龙舟汎浚,梅雨新晴,凤林凝緑。”
(3).地名。在今 甘肃省 临夏县 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河水 又东歷 凤林 北。 凤林 ,山名也。五峦俱峙。耆谚云:‘昔有凤鸟飞游五峯,故山有斯目矣。’”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九:“ 凤林 戈未息, 鱼海 路常难。” 唐 张籍 《凉州词》之三:“ 凤林 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漢語大詞典》:针楼(針樓)
西京杂记卷一:“ 汉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开襟楼 ,俱以习之。”太平御览卷八三○引 南朝 梁 顾野王 《舆地志》:“ 齐武 起 曾城观 ,七月七日宫人登之穿针,世谓穿针楼。”后以“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唐 沈佺期 《牛女》诗:“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 唐 陈元初 《忆长安·七月》诗:“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
分類:妇女所居
《漢語大詞典》:榆林
(1).榆树林。 宋 苏轼 《种松得徕字》诗:“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宋 道潜 《夜泊淮上复寄逢原》诗:“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
(2).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墓志铭》:“大兵渡 淛 ,一时士人讳言受职,皆改头换面充赋有司。而公车之徵,先生独不行。当是时,先生遁跡榆林。”
《漢語大詞典》:金银台(金銀臺)
传说仙人所居的金银筑成的楼台。《文选·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臺。” 李善 注:“《汉书》: 齐威 宣 、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莱 、 方丈 、 瀛洲 。此三神山者,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而黄金白银为宫闕。”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一:“登高望 蓬 瀛 ,想象金银臺。” 明 刘基 《朗月行》:“寒光喷浸碧落外,白浪涌作金银臺。”
《漢語大詞典》:麟洲
指 凤麟洲 。海内十洲记中提到的洲名。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酌 丹穴 之酎,荐 麟洲 之肴。”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 麟洲 一海阔, 玄圃 半天高。”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大兴三教》:“逢掖诸生集, 麟洲 羽客朝。”
《漢語大詞典》:南市
(1).市区的南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南市买轡头,北市买长鞭。”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宋 陆游 《海棠》诗:“金鞭过南市,红烛宴西楼。”
(2).指 明 时 金陵 秦淮河 边低等官妓所居的地方。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古迹寖湮,所存者 南市 、 珠市 及 旧院 而已。 南市 者,卑屑所居。”
《漢語大詞典》:易迁(易遷)
仙人所居宫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六月十九日有五女人来,第一 易迁 领学仙妃 赵夫人 ,第二 易迁 左嬪 王夫人 ,第三 易迁 右嬪 刘夫人 ,第四 易迁 都司学 陶夫人 ,第五 易迁 受学 李飞华 。” 唐 郑璧 《文燕润卿不至》诗:“已知羽驾朝金闕,不用烧兰望玉京。应是 易迁 明月好, 玉皇 留看舞 双成 。”
《漢語大詞典》:代邸
汉高祖 刘邦 之子 刘恒 封 代王 ,所居曰 代邸 。 陈平 、 周勃 等诛诸 吕 ,废 少帝 ,迎立 代王 ,是为 文帝 。后因以“代邸”指入嗣帝位的藩王的旧邸。 唐 皇甫冉 《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礼盛追崇日,人知友悌恩,旧居从 代邸 ,新陇入 文园 。” 宋 曾巩 《英宗皇帝挽词》诗之一:“已应 南阳 气,犹迟 代邸 来;范鎔归独化,纲理付羣材。”
分類:刘邦所居
《國語辭典》:玄堂  拼音:xuán táng
1.面向北方的堂屋。《礼记。月令》:「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旂,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2.陵墓。南朝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翠帟舒阜,玄堂启扉。」
《漢語大詞典》:紫房
(1).皇太后所居的宫室。后汉书·窦武何进传赞:“惟女惟弟,来仪紫房。”宋书·乐志二:“ 宣皇太后 朝歌:母临万宇,训蔼紫房。” 唐 王翰 《飞燕篇》:“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
(2).指道家炼丹房。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之一:“合神丹,戏紫房,紫房綵女弄明璫。” 唐 陈子昂 《续唐故中岳体元先生潘尊师碑颂》:“朝拜白茅夕紫房,斋心洁意缅相望。”
(3).紫色的果实。《文选·左思〈吴都赋〉》:“素华斐,丹秀芳,临青壁,係紫房。” 张铣 注:“紫房,果之紫者,係於木上。” 唐 白居易 《南园试小乐》诗:“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