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1
分类词汇
11
分类词汇
版籍
贯籍
口籍
齿籍
丁册
板册
花户
黄册
家籍
口册
另册
《國語辭典》:
版籍
拼音:
bǎn jí
1.书籍。《管子。宙合》「修业不息版」句下唐。尹知章。注:「修业亦不息其版籍。」
2.户口册。《新唐书。卷一四五。杨炎传》:「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抏敝。」
分類:
版图
户口册
疆域
《漢語大詞典》:
贯籍(貫籍)
(1).在户籍簿上登记入册。 隋炀帝
《答智顗遗旨书》
:“又以僧末贯籍,许其出首。”
(2).指户口册。
《
旧唐书·杨炎传
》
:“ 玄宗 方事夷狄,戍者多死不返,边将怙宠而讳,不以死申,故其贯籍之名不除。”
(3).谓迁至新地经过一定时间,取得入当地户籍的资格。 宋
宋祁
《孙仆射行状》
:“迁至 汶上 ,乐其风土,遂贯籍焉。” 元
姚燧
《转运盐使曹公神道碑》
:“至 金 初,曾祖 仪 贯籍 睢 之 考城 。”
分類:
户籍
户口册
地经
登记
时间
取得
地户
资格
《國語辭典》:
口籍
拼音:
kǒu jí
人名册、户籍。《续汉书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凡居宫中者,皆有口籍于门之所属。」唐。元稹〈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公乃献地图、编口籍、修职贡、上吏员。」
分類:
名籍
户口册
《漢語大詞典》:
齿籍(齒籍)
户口册。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房文淑
》
:“ 开封 邓成德 ,游学至 兖 ,寓败寺中,佣为造齿籍者缮写。”
分類:
户口册
《漢語大詞典》:
丁册
户口册。
《
清史稿·食货志一
》
:“五年,令凡编审丁册,每户书另户某人某官,无官则曰閒散某,上书父兄官职名氏,傍书子弟及兄弟之子,及户下若干人。或在籍,或他往,皆备书之。” 吴组缃
《山洪》
一:“我同你到县里自己填丁册去,不敢去的是灰孙子!”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前 清 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
分類:
户口册
《漢語大詞典》:
板册
户口册。
《元诗纪事·宁都州民歌》
“去年雪,今年雨,微 计侯 ,那得此” 陈衍 辑引
《
江西通志
》
:“ 计初 , 浮梁 人,授 寧都州 同知,覈板册以定赋,出寃狱以正刑,上下推服。”
分類:
户口册
《國語辭典》:
花户(花戶)
拼音:
huā hù
1.登录户口。户曰「花户」,口曰「花名」,作为缴纳赋税的单位。《福惠全书。卷六。钱谷部。三连串票》:「串票者,纳粮花户执之以为据者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后来点拿花户,拿将出去,打顿板子。」
2.以种花、卖花为业者。
分類:
卖花
户口
户口册
人家
参杂
《國語辭典》:
黄册(黃冊)
拼音:
huáng cè
户口册籍。《续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知县掌一县之政,凡赋役、岁会、实征、十年造黄册。」《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总论》:「编审之时有二,一在十年大造,将钱粮、户口攒造黄册,进呈御览。」
分類:
宗人府
征派
户籍
赋役
编造
宗室
户口册
男女
《漢語大詞典》:
家籍
整个家庭的户口册。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三编第八章第三节:“佃客的人身是不自由的,不能随便离开主人。他们的户籍附入主人的家籍中,正说明其封建依附身分。”
分類:
家庭
户口册
八章
《漢語大詞典》:
口册
户口册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太平天囯·贼营各条》
:“贼造各兵家口册,如:写母某氏,即写‘母某大妹’,妻写‘某二妹’。”
分類:
户口册
《漢語大詞典》:
另册
(1). 清 代用以登记不入流品者的户口册。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前 清 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便拿了这事吓那些从前反对农会的人:‘把他们入另册!’”
(2).比喻置于不重要的地方。
《经济日报》
1984.10.13:“要使‘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从政策上解决一系列问题,使发展‘第三产业’有‘名’有‘利’。不要让‘第三产业’入另册。要进一步把‘第三产业’放开。”
分類:
不重
登记
地方
户口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