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刮舌
佛教戒律谓比丘用杨枝洁口并刮除舌垢。法苑珠林卷一一八引大比丘三千威仪:“刮舌有五事:一不得过三反,二舌上血出当止,三不得大振手污僧伽梨若足,四弃杨枝莫当人道,五当著屏处。”
《漢語大詞典》:关戒(關戒)
谓佛教徒坐关守戒。借指佛教的戒律。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又於 曹溪 探 择氏 关戒,遂披僧服焉。”
《漢語大詞典》:律乘
戒律的教义。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
分類:戒律教义
《漢語大詞典》:律座
佛教称讲解戒律的人的讲席。 唐 欧阳詹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徐泗濠三州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序》:“前后临戒坛者八,登律座者十有五。”
《國語辭典》:开戒(開戒)  拼音:kāi jiè
解除戒律。引申为对于已经戒绝的不良习惯重新再犯,或解除生活上的禁忌。如戒酒以后再喝;戒烟以后再抽。如:「同事们不断劝酒,让我招架不住,只好开戒了。」
《国语辞典》: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  拼音:bō luó tí mù chā
凡内容罗列戒律项目的律典,皆称为「波罗提木叉」。为梵语Prārimokṣa的音译。印度在布萨日时,于僧众前读诵之,以使比丘自省或讨论是否犯戒,是否应忏悔。一般称为「戒本」。也译作「波罗提目叉」、「婆罗提木叉」、「般罗底木叉」。
分类:罗列戒律
《国语辞典》:菩提正道菩萨戒论(菩提正道菩萨戒论)  拼音:pú tí zhèng dào pú sà jiè lùn
书名。宗喀巴撰。系统的阐述佛教戒律及戒律精神,是西藏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律典之一。
《国语辞典》:把素持斋(把素持斋)  拼音:bǎ sù chí zhāi
持守不吃荤食的戒律。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餐松啖柏。」也作「持斋把素」。
《国语辞典》:作持戒  拼音:zuò chí jiè
佛教戒律中属于修善应行的戒,如说戒、安居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以行成故名为『作持』;望境不起名『止持』。」
《国语辞典》:止持戒  拼音:zhǐ chí jiè
佛教戒律中属于防非止恶,行之则犯的戒,如五戒或比丘戒之类。《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
《国语辞典》:持斋受戒(持斋受戒)  拼音:chí zhāi shòu jiè
不吃荤食,遵守戒律。《西游记》第一二回:「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
《国语辞典》:小乘戒  拼音:xiǎo shèng jiè
小乘佛教的戒律。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等。
《国语辞典》:提舍尼  拼音:tí shè ní
佛教戒律。为梵语pratide'saniya音译的省略。意译为对他说、向彼悔等意。指犯戒者所犯的过错,只要向一人坦白忏悔就可以。
《漢語大詞典》:断事官(斷事官)
官职名。 北齐 僧职有断事沙门,掌断处僧人犯佛教戒律之事。 元 至正 初设断事官一员,后增至八员,隶枢密院,掌管裁决军府刑政狱讼的事务。 明 初 太祖 置行枢密院,寻改置大都督府,下设有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后废除。参阅 宋 赞宁 《僧史略·杂任职员》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五
《漢語大詞典》:非时食(非時食)
佛教戒律。正午以前为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食,非时则不得食。但饮苏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时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佛经戒比丘非时食,盖其法过午则不食也。” 宋 张镃 《谢岂庵饷澄粉圆子》诗“始知可助非时供”自注:“释氏斋后食,名非时食。”参见“ 非时浆 ”。
《漢語大詞典》:非时浆(非時漿)
佛教语。佛家称苏油、蜜、石蜜果汁等为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劝化供养僧,作非时浆。” 晋 法显 佛国记:“客僧往到,旧僧迎送,代担衣鉢,给洗足水,涂足油,与非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