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遗制(遺製)
亦作“ 遗製 ”。
(1).指前代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或成规。《孔子家语·观周》:“今 孔子 将适 周 ,观先王之遗制。”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诗:“备威仪,助郊祭, 高祖 太宗 之遗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唐 大夫如 白居易 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緇流作佛事者。今法至此月亦减去食羊钱,盖其遗制。” 宋 崔伯易 《感山赋》:“孰察诸刊剥水火之遗製,孰恤乎竖穉曲直之所宜。”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楔子:“但此遗制若采一夫一妇制的观点则断难说明。”
(2).指前人或死者生前的制作物。《陈书·儒林传·张讥》:“ 讥 幼丧母,有错綵经帕,即母之遗製。”《南史》作“遗制”。 唐 张九龄 《岁除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序》:“故郡城有荒臺焉,虽层宇落构,而遗製岿然。”
(3).指前代制作物的形式。《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琵琶圆体修劲而小,号曰‘秦汉子’,盖絃鼗之遗製。”《辽史·仪卫志一》:“ 辽国 自 太宗 入 晋 之后,皇帝与南班 汉 官用 汉 服……其 汉 服即 五代 、 晋 之遗制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一:“后世言天文之家,如 洛下閎 、 鲜于 妄人辈,述其遗制,营之度之,而作浑天仪,歷家推步,无越此器。”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官民皆带帽,其簷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 唐 《玄怪録》载 岑顺 事,可见当时象棋遗製。”
(4).犹遗诏。《旧唐书·褚遂良传》:“ 神龙 元年, 则天 遗制復 遂良 及 韩瑗 爵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兀欲 宣 德光 遗制曰:‘ 永康王 , 大圣皇帝 之嫡孙, 人皇王 之长子,可於 中京 即皇帝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正月二日,先帝不豫。二月五日,遽宣遗制。”
(5).指前代遗留下来的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汉艺文志》兵书,称《黄帝》、《风后》,不下十餘种,安知非先 秦 遗製,后世易名以为《阴符》乎?”
(1).指前代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或成规。《孔子家语·观周》:“今 孔子 将适 周 ,观先王之遗制。”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诗:“备威仪,助郊祭, 高祖 太宗 之遗制。”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唐 大夫如 白居易 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緇流作佛事者。今法至此月亦减去食羊钱,盖其遗制。” 宋 崔伯易 《感山赋》:“孰察诸刊剥水火之遗製,孰恤乎竖穉曲直之所宜。”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楔子:“但此遗制若采一夫一妇制的观点则断难说明。”
(2).指前人或死者生前的制作物。《陈书·儒林传·张讥》:“ 讥 幼丧母,有错綵经帕,即母之遗製。”《南史》作“遗制”。 唐 张九龄 《岁除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序》:“故郡城有荒臺焉,虽层宇落构,而遗製岿然。”
(3).指前代制作物的形式。《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琵琶圆体修劲而小,号曰‘秦汉子’,盖絃鼗之遗製。”《辽史·仪卫志一》:“ 辽国 自 太宗 入 晋 之后,皇帝与南班 汉 官用 汉 服……其 汉 服即 五代 、 晋 之遗制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一:“后世言天文之家,如 洛下閎 、 鲜于 妄人辈,述其遗制,营之度之,而作浑天仪,歷家推步,无越此器。”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官民皆带帽,其簷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 唐 《玄怪録》载 岑顺 事,可见当时象棋遗製。”
(4).犹遗诏。《旧唐书·褚遂良传》:“ 神龙 元年, 则天 遗制復 遂良 及 韩瑗 爵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兀欲 宣 德光 遗制曰:‘ 永康王 , 大圣皇帝 之嫡孙, 人皇王 之长子,可於 中京 即皇帝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正月二日,先帝不豫。二月五日,遽宣遗制。”
(5).指前代遗留下来的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汉艺文志》兵书,称《黄帝》、《风后》,不下十餘种,安知非先 秦 遗製,后世易名以为《阴符》乎?”
《漢語大詞典》:率由
(1).遵循,沿用。《书·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万邦既化,率由旧则。” 南朝 梁 沈约 《上建阙表》:“欣咨故实,率由令典。” 唐 元稹 《献事表》:“绍復前累圣传序,於今垂二百年矣。莫不率由斯道,致俗和平。” 马浮 《泰和会语·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不知《礼》《乐》本自粲然,不可须臾离,由於不肯率由,遂至无序不和。”
(2).谓遵循成规。《后汉书·梁统传》:“ 文帝 宽惠柔克,遭世康平,唯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 南朝 宋 傅亮 《奉迎大驾道路赋诗》:“重明照蓬艾,万品同率由。”
(3).谓相率归顺。《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撤叛换,席卷虔刘,祲威八紘,荒阻率由。” 张载 注:“祲威八紘,荒阻率由者,谓北覊 单于 於 白屋 ,东怀 孙权 於 吴会 ,西摄 刘备 於 巴蜀 也。” 李周翰 注:“渐以威德布於八方,则荒阻之俗皆有相率来宾,莫不由大 魏 之德。”
(4).由来。《梁书·处士传·何点》:“徵士 何点 ,居贞物表,纵心尘外,夷坦之风,率由自远。”
(5).犹皆由。 唐 张九龄 《开元纪功德颂》序:“旷日持久,兵连祸挐,率由事边,是无寧岁。”《宋史·吴越钱氏世家》:“古者宗工大臣特被隆眷,或剑履上殿,或书詔不名,率由丰功,待以殊礼。”《清史稿·世祖纪二》:“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
(2).谓遵循成规。《后汉书·梁统传》:“ 文帝 宽惠柔克,遭世康平,唯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 南朝 宋 傅亮 《奉迎大驾道路赋诗》:“重明照蓬艾,万品同率由。”
(3).谓相率归顺。《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撤叛换,席卷虔刘,祲威八紘,荒阻率由。” 张载 注:“祲威八紘,荒阻率由者,谓北覊 单于 於 白屋 ,东怀 孙权 於 吴会 ,西摄 刘备 於 巴蜀 也。” 李周翰 注:“渐以威德布於八方,则荒阻之俗皆有相率来宾,莫不由大 魏 之德。”
(4).由来。《梁书·处士传·何点》:“徵士 何点 ,居贞物表,纵心尘外,夷坦之风,率由自远。”
(5).犹皆由。 唐 张九龄 《开元纪功德颂》序:“旷日持久,兵连祸挐,率由事边,是无寧岁。”《宋史·吴越钱氏世家》:“古者宗工大臣特被隆眷,或剑履上殿,或书詔不名,率由丰功,待以殊礼。”《清史稿·世祖纪二》:“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
《漢語大詞典》:守文
(1).本谓遵循 文王 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公羊传·文公九年》:“继 文王 之体,守 文王 之法度。”《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也。” 司马贞 索隐:“守文犹守法也,谓非受命创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为之主耳。” 晋 陆机 《辩亡论》上:“虔修遗宪,政无大闕,守文之良主也。”《新唐书·姚崇宋璟传赞》:“故 唐 史臣称 崇 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 璟 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始,此所以佐 唐 使中兴也。” 宋 王安石 《委任》:“当是时,守文之盛者,二君( 汉文帝 、 汉武帝 )而已。” 清 姚鼐 《雄县咏周世宗》诗:“王朝庶见真英武,再世何难嗣守文。”
(2).墨守旧说;恪守成规。《后汉书·张纯曹褒等传论》:“ 汉 兴,诸儒颇修蓺文;及 东京 ,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坛,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説,章句多者或乃百餘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迄至 正始 ,务欲守文, 何晏 之徒,始盛玄论。” 章炳麟 《訄书·学变》:“盖 吴 士未遭禪让,无所忿恚,故多守文。及其惑于仙道,根诸天性,亦视愤世长往者为甚也。”
(2).墨守旧说;恪守成规。《后汉书·张纯曹褒等传论》:“ 汉 兴,诸儒颇修蓺文;及 东京 ,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坛,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説,章句多者或乃百餘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迄至 正始 ,务欲守文, 何晏 之徒,始盛玄论。” 章炳麟 《訄书·学变》:“盖 吴 士未遭禪让,无所忿恚,故多守文。及其惑于仙道,根诸天性,亦视愤世长往者为甚也。”
《漢語大詞典》:定式
(1).定规,成规。 晋 潘岳 《西征赋》:“士无常俗而教有定式。”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国忌行香斋僧》:“ 晋高祖 天福 五年二月国忌日宰臣跪炉,百官依班序立,每忌日饭僧百人,永为定式始也。”《金史·选举志二》:“文资则进士为优,右职则军功为优,皆循资,有陞降定式而不可越。”《元典章·兵部三·给驿》:“如有典卖亲属人口,并听圆聚,价不追还,永为定式。”
(2).固定的样式,程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诸画装褫尺寸定式:大整幅上引首三寸,下引首二寸。”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汉 人用韵参差, 沈约 《韵谱》,始为严整,《早发定山》尚用山先二韵,及 唐 以诗取士,遂为定式,后世因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一人口说,一人笔录,也成为译经的定式。”
(2).固定的样式,程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诸画装褫尺寸定式:大整幅上引首三寸,下引首二寸。”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汉 人用韵参差, 沈约 《韵谱》,始为严整,《早发定山》尚用山先二韵,及 唐 以诗取士,遂为定式,后世因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一人口说,一人笔录,也成为译经的定式。”
《漢語大詞典》:官成
(1).谓官府的成规。《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五曰官成,以经邦治。” 郑玄 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孙诒让 正义:“云‘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者,谓各官府所掌之事已成,则案其簿书文字,考其品数法式,即治会之事。”
(2).仕宦有成就。《邓析子·转辞》:“患生於官成,病始(殆)於少瘳,祸生於懈慢,孝衰於妻子,此四者,慎终如始也。” 宋 王安石 《李用和转官》:“夫以才得选而久於险远之劳,不先有赏以加焉,何以劝夫能者,躐迁位等,兹实异恩。往祗官成,无废吾事!” 清 徐忠 《周栎园奇缘记》卷一:“嫡庶相处若姊妹,欢然无间言,各生二子。后公官成。既老,夫人子归 河南 , 钱氏 子寄居于 滁 。”
(2).仕宦有成就。《邓析子·转辞》:“患生於官成,病始(殆)於少瘳,祸生於懈慢,孝衰於妻子,此四者,慎终如始也。” 宋 王安石 《李用和转官》:“夫以才得选而久於险远之劳,不先有赏以加焉,何以劝夫能者,躐迁位等,兹实异恩。往祗官成,无废吾事!” 清 徐忠 《周栎园奇缘记》卷一:“嫡庶相处若姊妹,欢然无间言,各生二子。后公官成。既老,夫人子归 河南 , 钱氏 子寄居于 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