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秋  拼音:xiǎo qiū
1.初秋。唐。许浑 送郑寂上人南行诗:「离怨故园思,小秋梨叶红。」
2.唐代刑部侍郎的别名。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吏部郎为小选、为省眼,考功、度支为振行,礼部为小仪、为南省舍人,今曰南宫,刑部为小秋。」
3.稻麦于春季成熟,称为「小秋」。相对于秋天成熟而言。唐。元稹〈竞舟〉诗:「年年四五月,茧实麦小秋。」
《漢語大詞典》:小秋收
指秋收以后采收野生植物等生产活动。亦省作“ 小秋 ”。《人民日报》1982.3.27:“年终,饲养业收入1600多元,种植业收入236元,科研受奖80元,小秋收得77元,加上集体分的546元,满共2500多元。”
《漢語大詞典》:霜稻
指晚稻。因霜后成熟,故称。 唐 柳宗元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宋 苏轼 《赠孙莘老七绝》之六:“ 乌程 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 霅水 光。” 宋 陆游 《秋思》诗之五:“风林脱叶山容瘦,霜稻登场野色宽。” 宋 陆游 《书喜》诗:“冰鱼可钓羹材足,霜稻方登糴价平。”
《國語辭典》:催熟  拼音:cuī shú
利用各种物理、化学的方法,促使植物的果实或动物的生殖腺加速成熟。常用的方法有注射药物、喂饲药物、调节温度与照光时间等。
《漢語大詞典》:今律
诗体名。始于 初唐 成熟于 中唐 的一种比较严密的诗歌格律。与尚未脱离古诗气脉的“古律”相对而言。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
《漢語大詞典》:黄苞
(1).橘的外皮。文选·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 张铣 注:“甘,橘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言剥之也。”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黄苞柑正熟,红缕鱠仍鲜。”
(2).指成熟的橘子。 清 顾炎武 《颜神山中见橘》诗:“黄苞緑叶似 荆 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分類:成熟橘子
《漢語大詞典》:登熟
庄稼成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昔者 吴王 夫差 之时,其民殷众,禾稼登熟,兵革坚利。” 南朝 宋 鲍照 《观园人艺植》诗:“泽閲既繁高,山营又登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白田种白穀,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宋史·食货志上一:“ 天禧 初,詔诸路自今候登熟方奏丰稔。”
分類:庄稼成熟
《漢語大詞典》:冻芋(凍芋)
指芋艿。因成熟较晚,常于冬天食用,故称。 唐 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 宋 陆游 《岁暮》诗:“冻芋浊醪邀里巷,昏烟湿雪暗郊墟。”
《漢語大詞典》:晚实(晚實)
(1).迟成熟的果实。 南朝 齐 谢朓 《咏墙北栀子》:“餘荣未能已,晚实犹见奇。”
(2).迟结实。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
《漢語大詞典》:生稻
生米;未干或未成熟的谷物。荀子·礼论:“饭以生稻,唅以槁骨,反生术矣。” 杨倞 注:“生稻,禾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率羣臣遁去,昼驰夜走……腹馁口饥,顾得生稻而食之,伏地而饮水。” 元 舒頔 《暮秋弥月阴雨新米甚艰晚霁至夜复雨》诗:“湿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鑊。”
《漢語大詞典》:蕃熟
亦作“ 蕃孰 ”。 丰稔。谓庄稼成熟而得丰收。管子·治国:“ 常山 之东, 河 汝 之间,蚤生而晚杀,五穀之所蕃孰也。”《史记·滑稽列传》:“五穀蕃熟,穰穰满家。”汉书·严安传:“五穀蕃孰,六畜遂字。” 颜师古 注:“蕃,多也;字,生也。”
《國語辭典》:绿豆(綠豆)  拼音:lǜ dòu
植物名。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高约三十多公分,茎瘠长,有毛。三出复叶,顶小叶卵状菱形。总状花序,开黄色蝶形花。荚果长圆柱形,长六至八公分,内含绿色种子,可供食用,无论煮汤或磨粉制成糕饼都很可口。也作「菉豆」。
《漢語大詞典》:收熟
亦作“ 收孰 ”。 谓谷物成熟而收获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皖 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 唐 陈子昂 《梓州故居士陈君碑》:“白露时降,百穀收熟。”
《国语辞典》:青涩(青涩)  拼音:qīng sè
1.果实生涩未成熟。如:「这些李子还未成熟,尝起来十分青涩。」
2.形容人幼稚不成熟。如:「经过社会的洗礼,他已走出青涩的岁月。」
《漢語大詞典》:精化
谓男女在青春期发育成熟。《韩诗外传》卷一:“故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齔齿。十六而精化小通。”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女七月而生齿,七岁而毁齿,二七十四而精化小通。”
《漢語大詞典》:晚果
秋天成熟的果实。 唐 耿湋 《秋晚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诗:“晚果红低树,秋苔緑徧墙。” 唐 张乔 《题友人草堂》诗:“深林收晚果,絶顶拾秋蔬。” 唐 李建勋 《小园》诗:“晚果经秋赤,寒蔬近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