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2
词典
2
分类词汇
20
共20,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成事
成律
典故
援例
旧式
作故
事例
用例
八成
成格
理例
律例
遵例
典例
例案
《國語辭典》:
成事
拼音:
chéng shì
1.已经完成的事情。《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战国策。赵策二》:「愚者闇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2.旧事、往事。汉。王充《论衡。问孔》:「成事颜渊蚤死,孔子谓之短命。」
3.办成、完成。《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为先君官,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会送死,不会成事罢。」
分類:
成功
成例
成事
《漢語大詞典》:
成律
(1).犹成例。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
:“红颜薄命有成律,不怕闺人生四翼。饶伊百计奈何天,究竟奈何天不得。”
(2).符合格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
:“所填之词,凡有不成律者,他人执而讯之,则曰:‘我用
《南西厢》
某折作对子,如何得错?’”
分類:
符合
成例
合格
格律
《國語辭典》:
典故
拼音:
diǎn gù
有出处、依据的故事典例。《北史。卷四三。刑峦传》:「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證引该洽。」《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分類:
典故
诗文
典制
等作
和成
作品
成例
引用
有来
来历
出处
词语
《國語辭典》:
援例
拼音:
yuán lì
引用或比照过去的例子。如:「援例办理」。唐。
李德裕
〈
赐回鹘嗢没斯等诏
〉:「若一处开恩,必自兹援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有山西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仆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
分類:
援例
引用
用成
成例
《國語辭典》:
旧式(舊式)
拼音:
jiù shì
1.旧有的形式或样式。如:「她偏好穿旧式的衣服。」
2.传统。如:「她是个旧式妇人,对丈夫仍言听计从,不敢反抗。」
分類:
旧式
先前
制度
过时
成例
类型
《漢語大詞典》:
作故
谓不依旧规,自创先例。故,典故,成例。
《
国语·鲁语上
》
:“宗人 夏父展 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 韦昭 注:“言君所作则为故事也。” 汉
张衡
《西京赋》
:“自君作故,何礼之拘?”
《
南齐书·张敬儿传
》
:“伤负心期,自谁作故?”
分類:
不依
依旧
旧规
自创
先例
成例
《國語辭典》:
事例
拼音:
shì lì
可做为依据的先例。《南史。卷二八。褚裕之传》:「彦回让司徒,乃与仆射王俭书,欲依蔡谟事例。」
分類:
事例
成例
依据
前事
例子
《漢語大詞典》:
用例
(1).援用成例。
《
宋史·寇準传
》
:“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尔。”
《
宋史·司马光传
》
:“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矣。”
(2).动用中的实例。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
二五:“如果能够随处留意,遇到新的用例,归纳起来,不是一条很有意义的笔记吗?”
分類:
援用
动用
用成
用中
成例
实例
夏丏尊
《國語辭典》:
八成
拼音:
bā chéng
1.古时治理政事的八种成规。《周礼。天官冢宰。小宰》:「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曰听称责以傅别;五曰听禄位以礼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以质剂;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2.成,量词,表示十分之一。「八成」为百分之八十或十分之八。如:「经过大会统计,这次的投票率高达八成左右。」
3.多半、大概。常用于可能性的猜测。如:「他八成上图书馆去了。」
分類:
八成
多半
官府
大概
府治
治理
判罪
政务
决事
八种
成规
成例
《漢語大詞典》:
成格
(1).常规,成例。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
:“吾师 静原 相公,能於成格之中,破例待人。” 清
朱琦
《答王子寿比部书》
:“蒙 伊 吕 之术,挟 管 葛 之智,而非破成格举一国任之,犹讫不得施也,况下此者乎!”
(2).固定的格式。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教白》
:“然於此中索全人,颇不易得。不如仍苦立言者,再费几升心血,创为成格以示人。”
分類:
成格
固定
常规
格式
成例
《漢語大詞典》:
理例
常规,成例。
《宋书·乐志一》
:“今诸王不復舞佾,其总章舞伎,即古之女乐也。殿庭八八,诸王则应六八,理例坦然。”
分類:
常规
成例
《國語辭典》:
律例
拼音:
lǜ lì
律与例都是传统中国重要的法律规范,主要体现在明清两代。二者同时规定在当时的国家基本法典之中,例如《大明律集解附例》、《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律例》。
分類:
律例
法律
规律
律条
条文
成例
指法
正文
《漢語大詞典》:
遵例
依照成例。 宋
吴自牧
《
梦粱录·清明节
》
:“向者从人官给紫衫、白绢、三角儿青行缠,今亦遵例支给。” 明
卢象升
《题请抚臣叶廷桂给由疏》
:“一面遵旨悉力防秋,一面遵例给由听考。” 清
魏源
《筹海篇·议款》
:“观禁烟新令初颁,各国遵令,即 英国 新至货船,亦遵例具结,而 义律 驶兵船阻其入口。”
分類:
依照
成例
《漢語大詞典》:
典例
可依为准则的成例。 唐
白居易
《萧俛一子回授三从弟伸制》
:“当延赏於胤嗣,愿推恩於友爱;厥有典例,因而从之。” 明 何大复
《赠李仲良耆老序》
:“州县乡各置一老,使任捕詰,虽非典例,亦便宜所可举者也。”
《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
》
:“至南州羣彦,翩然来仪,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 平西 之典例在。”
分類:
可依
准则
成例
《漢語大詞典》:
例案
(1).成例,旧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六十回:“那查例案最是混帐的事:你打点得到的,他便引这条例;打点不到,他又引那条例,那里有一定的呢。”
(2).典型案件。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
:“一考经史,以覘学识;二策时事,以徵抱负;三判例案,以观吏治。”
分類:
成例
典型
案件
旧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