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隳懈
懈怠。隳,通“ 惰 ”。 宋 苏舜钦 《东京宝相禅院新建大悲殿记》:“ 明肃庄献皇后 崩,阁废不作,已而又命入内供奉官 赵用志 、 朱文用 易阁以殿, 景祐 元年又罢之。 德淮 隳懈自劾去。”
分類:懈怠
《漢語大詞典》:怠安
懈怠;苟安。 宋 欧阳修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夏 童跳边,乘吏怠安。帝命公往,问彼骄顽,有不听顺,锄其穴根。”
分類:懈怠苟安
《漢語大詞典》:愆怠
犹懈怠。《魏书·高祖纪下》:“灵鉴诚款,曲流云液。虽休勿休,寧敢愆怠!”
分類:懈怠
《漢語大詞典》:隋窳
懈怠;懒怠。隋,通“ 惰 ”。 清 冯桂芬 《与吉抚部书》:“某等奉詔以来,三年于兹,虽备用其训练申警之方,讫未改其苶靡隋窳之习,万一有警,断不足恃。” 严复 《救亡决论》:“后世学者,乐其径易,便于隋窳敖慢之情,遂群然趋之,莫之自反。”
分類:懈怠
《國語辭典》:松散(鬆散)  拼音:sōng sǎn
事物的质地、结构松通疏散,或人的精神不集中。如:「振作点吧!别老是松散,心不在焉的。」
《國語辭典》:泄泄沓沓  拼音:yì yì tà tà
懈怠涣散的样子。《明史。卷二九四。忠义传六。司五教传》:「陛下议均输再征一年,民力已竭,讨贼诸臣泄泄沓沓,徒糜数百万金钱。」
分類:弛缓懈怠
《國語辭典》:泄泄(洩洩)  拼音:yì yì
舒坦快乐的样子。《左传。隐公元年》:「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國語辭典》:泄泄  拼音:yì yì
1.从容自在的样子。《诗经。邶风。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2.竞进的样子。《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国语辞典》:懈松(懈松)  拼音:xiè song
1.不紧密、不坚牢。
2.懈怠。
《漢語大詞典》:不解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國語辭典》:孜孜  拼音:zī zī
1.勤勉不懈。《书经。益稷》:「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虽牵以物役,孜孜无怠。」
2.不停、不歇。《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又吊其无家,亦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3.仔细。宋。柳永 十二时。晚晴初词:「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朝至暮不转我这眼睛,孜孜觑定。」也作「咨咨」。
4.温婉、柔顺。宋。欧阳修〈惜芳年。因倚兰台翠云亸〉词:「睡未足,双眉尚锁,潜身走向伊行坐,孜孜地,告他梳裹。」《宋元戏文辑佚。许盼盼燕子楼》:「自来举止孜孜地,那更好模好样,一捻儿身己。」
5.拟声词。形容鸟鸣声。唐。白居易〈燕示刘叟〉诗:「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漢語大詞典》:无倦(無倦)
亦作“ 无勌 ”。 不懈怠;不厌烦。论语·颜渊:“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荀子·尧问:“忠信无勌,而天下自来。” 杨倞 注:“言精专不怠而天下自归,不必致也。”《宋书·乐志二》:“乐有文,礼无倦。”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酷爱支更铃柝,巡行达旦无倦。”
《漢語大詞典》:不怠
不懈怠;不放松。书·微子:“降监 殷 民,用乂讎歛,召敌讎不怠。” 曾运乾 正读:“怠,懈也,缓也。”《史记·乐毅列传》:“ 紂 之时, 箕子 不用,犯諫不怠,以冀其听。” 宋 苏辙 龙川略志卷二:“经岁不怠,虽度世可也。”
不愉快。怠,通“ 怡 ”。 汉 王充 论衡·道虚:“ 卢敖 目仰而视之,不见,乃止驾,心不怠,悵若有丧。”
《漢語大詞典》:无旷(無曠)
亦作“ 无壙 ”。
(1).不懈怠。荀子·议兵:“敬谋无壙,敬事无壙,敬吏无壙,敬众无壙,敬敌无壙,夫是之谓五无壙。” 杨倞 注:“无壙,言不敢须臾不敬也。‘壙’与‘旷’同。”
(2).不空,不断。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匭牘相寻,鞮译无旷。” 张铣 注:“ 周 官 鞮鞻氏 掌四夷之乐也;译,传四夷之语而宣之者也。言四夷献乐译言,岁时不旷也。”
《國語辭典》:废弛(廢弛)  拼音:fèi shǐ
懈怠败坏。《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
《國語辭典》:怠惰  拼音:dài duò
懈怠懒惰。《红楼梦》第四五回:「你只监察著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也作「怠堕」、「怠敖」、「怠傲」。
《國語辭典》:废坠(廢墜)  拼音:fèi zhuì
荒废、失于照顾。《西游记》第三一回:「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