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慢性  拼音:màn xìng
1.性情迟缓,做事不积极。《水浒传》第五八回:「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
2.渐进的、缓慢的。如:「慢性中毒」、「慢性自杀」。
《国语辞典》:慢性自杀(慢性自杀)  拼音:màn xìng zì shā
指不会有立即生命危险的自我伤害行为。如服用低毒性药物、吸毒、吸烟、过度操劳、深度忧郁,或是其他过程较长,症状不明显的自我伤害行为。
《國語辭典》:慢性病  拼音:màn xìng bìng
病程缓慢且不易痊瘉的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国语辞典》:慢性子  拼音:màn xìng zi
1.性情迟缓。如:「他生就一副慢性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慢条斯理的。」
2.性情迟缓的人。如:「遇到你这个慢性子,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分类:性情迟缓
《漢語大詞典》:停饮(停飲)
病名。慢性胃炎症。
《漢語大詞典》:病残
疾病和残废。例如:老弱病残应受特殊照顾;病残之躯。
病人和残疾人的合称。例如:第三种是无劳保的病残人。他们一般患有慢性疾病。
《国语辞典》:劳发(劳发)  拼音:láo fā
中医上指:(1)虚劳发热。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出现的发热现象。(2)元气虚弱的人,稍有动作劳伤,则怕寒发热,类似伤寒的病。
《漢語大詞典》:沙眼
(1).陶器因沙粒脱落而形成的小洞。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铜雀台瓦:“后人於其故基掘地得之,鑱以为研……受水处常恐沙粒所隔,去之则便成沙眼,至难得平莹者。”
(2).眼的慢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症状是结膜充血,表面粗糙似沙粒,可逐渐形成瘢痕,刺激角膜,使角膜发生溃疡。 綦水源 《三不吹》:“ 三不吹 像从油桶上发现了一个沙眼,一有漏洞就问。”
《國語辭典》:口臭  拼音:kǒu chòu
从口中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由龋齿、齿槽化脓、慢性口炎、消化不良等所引起。
《国语辞典》:肋膜炎  拼音:lè mò yán
病名。肋膜因胸腔内脏急慢性炎症,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发炎状况。有发烧、畏寒、侧胸部疼痛等现象,常并生胸腔积水。也称为「胸膜炎」。
《漢語大詞典》:痞气(痞氣)
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种大。《难经·五十六难》:“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王九思 集注引 杨玄操 曰:“积,盖也。言血脉不行,积盖成病也……痞,否也。言否结成积也。” 唐 柳宗元 《与杨京兆凭书》:“一二年来,痞气尤甚,加以众疾,动作不常。”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蕤核:“破心下结痰痞气。”
《国语辞典》:支气管炎(支气管炎)  拼音:zhī qì guǎn yán
病名。支气管发炎的疾病,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烧、胸口疼痛等。
《國語辭典》:胃炎  拼音:wèi yán
病名。胃黏膜发炎的病症。多因暴饮暴食、饮食不卫生或传染病等引起。可分为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患者有恶心、呕吐、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國語辭典》:丝虫病(絲蟲病)  拼音:sī chóng bìng
病名。是一种蚊子传染的寄生虫疾病。由血丝虫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发炎,有发热、淋巴水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若未经治疗则可能演变成象皮肿,使组织增厚肿大。大多数病例的病变部位在下肢和阴囊。
《國語辭典》:童子痨(童子癆)  拼音:tóng zǐ láo
中医指儿童所患的肺结核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虚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