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顾慕(顧慕)
(1).眷念爱慕;向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汉 之赋颂,影写 楚 世; 魏 之篇製,顾慕 汉 风。” 宋 范仲淹 《临川羡鱼赋》:“弗经营於纲网,空顾慕於鱨魦。” 明 唐顺之 《吴氏墓记》:“至於病且死也,徘徊顾慕周览其家之所有,恋恋不能舍一物而去,此又世之殖产者恒态。”
(2).声音停驻不散貌。文选·嵇康〈琴赋〉:“或徘徊顾慕,拥鬱抑按。” 吕向 注:“顾慕、拥鬱、抑按,声驻而下不散貌。”
《漢語大詞典》:夙慕
旧有的慕求;平素的爱慕。 宋 陆游 《文章》诗:“士生千载后,夙慕当自力。如其不能然,归哉事耕织。”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公主·尚主见斥:“ 高 ( 高中元 )时已伟躯干,美鬚髯,儼然 河北 仓父,无復少年姿态,主夙慕顿尽,伉儷遂加篤。”
分類:平素爱慕
《國語辭典》:恋慕(戀慕)  拼音:liàn mù
爱恋、仰慕。《周书。卷三九。列传。韦瑱》:「秩满还京,吏民恋慕,老幼追送,留连十数日,方得出境。」明。李东阳《怀麓堂集》:「以佥事满去,民皆恋慕再至。」
《漢語大詞典》:慕德
向慕德化。 汉 焦赣 《易林·讼之既济》:“白雉羣雊,慕德朝贡。湛露之恩,使我得懽。”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昔 林宗 道主,时人多慕德之宾; 无忌 雄豪,天下尽希风之客。”
《漢語大詞典》:遐慕
对过去人、事的企慕。 晋 陆机 《述先赋》:“抱朗节以遐慕,振奇迹而峻立。” 明 李东阳 《送青溪先生之南京吏部》诗之四:“我昔游南都,山川爱清淑,中年有遐慕,愿此託微禄。” 清 方文 《丹阳道中怀古》诗:“斯人悵已矣,千秋耿遐慕。”
《國語辭典》:歆慕  拼音:xīn mù
羡慕。如:「她的歌声如此美妙动人,真叫人歆慕!」
分類:羡慕
《漢語大詞典》:悲慕
哀伤思念。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礼舍利宝塔门》:“以悲慕故,善心浓到。” 宋 苏舜钦 《歙州黟县令朱君墓志铭》:“向使如常童,悲慕不能自引去,徒血兇锋,於祸无所转,则家君死难之节不表,而 朱 氏之祀殄矣。”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疾疢沉绵,无由致哀於一慟,不胜悲慕耳。”
分類:哀伤思念
《漢語大詞典》:攀慕
(1).谓对去世帝王的哀悼思慕。《梁书·简文帝纪》:“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慕号躃,厝身靡所。” 宋 苏轼 《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将往宅於灵宫,永怀攀慕;愿少安於祕殿,无尽瞻依。” 清 恽敬 《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墓志铭》:“ 高宗纯皇帝 宾天……公夙夜攀慕。”参见“ 攀髯 ”。
(2).泛指哀悼。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以 大象 元年薨於州镇……吏民攀慕,飞走变色。”
《漢語大詞典》:攀髯
传说 黄帝 铸鼎于 荆山 下,鼎成,有龙下迎, 黄帝 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 黄帝 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唐 元稹 《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臣职司復上,恋切攀髯,方当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惧。” 宋 欧阳修 《辞特转吏部侍郎表》:“犬马未报,但虞填壑之有时;弓剑忽遗,遽叹攀髯之莫及。” 清 钱德震 《送白学士祭告孝陵及南岳》诗:“攀髯千古事,归胙百官情。”亦作“ 攀龙 ”、“ 攀胡 ”。 晋 陶潜 《命子》诗之三:“於赫 愍侯 ,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兼进追摧之道,用终克尽之仪。” 宋 欧阳修 《辞覃恩转左丞表》:“国恩未报,但虞填壑以遗羞;金鼎已成,岂谓攀胡之莫及。”
《國語辭典》:羡慕(羨慕)  拼音:xiàn mù
心中爱慕渴望。《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红楼梦》第四八回:「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著顽罢了。」
《骈字类编》:增慕(增慕)
曹植洛神赋思绵绵而增慕梓
湛方生怀归谣感羁旅兮苦心怀桑
兮增慕
《國語辭典》:慕名  拼音:mù míng
1.羡慕人家的好名声。如:「慕名而来」。《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几位维新朋友,慕名来访他。」
2.爱好名誉。《汉书。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王商》:「阳平之王多有材能,好事慕名,其势尤盛,旷贵最久。」
《國語辭典》:怨慕  拼音:yuàn mù
伤感思念。《文选。陆机。赠从兄车骑诗》:「感彼归涂艰,使我怨慕深。」唐。元稹《莺莺传》:「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漢語大詞典》:畏慕
(1).畏惧和羡慕。书·毕命:“弗率训典,殊厥井疆,俾克畏慕。” 孔 传:“使能畏为恶之祸,慕为善之福。”
(2).指尊敬仰慕。旧唐书·郭元振传:“ 元振 风神伟壮,而善於抚御,在 凉州 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宋史·苏轼传:“宰相 韩琦 曰:‘ 軾 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復异辞矣。’”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所至有德,泽加於民,真足以起后人之畏慕,昭轨范於将来。”
《漢語大詞典》:慕向(慕嚮)
亦作“ 慕向 ”。 思慕向往。汉书·公孙弘传赞:“﹝ 武帝 ﹞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慕嚮,异人并出。”北史·儒林传序:“及定 山 东,降至尊而劳万乘,待 熊安生 以殊礼,是以天下慕嚮,文教远覃。” 宋 陈师道 《送邢居实序》:“士之从吾游者,始若慕向,继以怒辱,昔欲唾其面而今愿交,去来纷然,生固自若也。”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二:“ 张庄简 号 定庵 , 曹宪副 时中 亦号 定庵 ,盖慕嚮 庄简 也。”
见“ 慕嚮 ”。
分類:思慕向往
《國語辭典》:倾慕(傾慕)  拼音:qīng mù
仰慕、爱慕。《陈书。卷二十七。姚察传》:「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聊斋志异。卷七。宦娘》:「然女自闻琴以后,心窃倾慕,每冀再聆雅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