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爱眼(愛眼)
(1).慈爱的目光。《华严经》卷二五:“大慈大悲爱眼等视众生。”
(2).爱护眼睛。 唐 卢仝 《月蚀诗》:“吾见患眼人,必索良工诀;想天不异人,爱眼固应一。”
《漢語大詞典》:温爱(温愛)
温和慈爱。 柔石 《二月》二二:“她做这种事是非常温爱的。” 冯德英 《苦菜花》第四章:“母亲的话声渐渐缓下来,她用温爱的目光,看看女儿,又看看 姜永泉 。”
《漢語大詞典》:慈睦
慈爱和睦。礼记·祭义:“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
分類:慈爱和睦
《漢語大詞典》:柔爱(柔愛)
和柔慈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陈元方 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巴金 《猪与鸡》:“她笑容满脸,而且带着柔爱的眼光看她的小猪。”
分類:和柔慈爱
《国语辞典》:母慈子孝  拼音:mǔ cí zǐ xiào
做母亲的慈爱子女,做子女的孝顺父母。语本《书经。康诰》:「天惟与我民彝。」汉。孔安国。传:「天与我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后用来形容礼教兴倡,家庭和睦。唐。苏安恒〈请复位皇太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何以使天下移风易俗焉?」
《国语辞典》:父慈子孝  拼音:fù cí zǐ xiào
父亲慈爱,儿女孝顺。《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东周列国志》第一○一回:「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
《国语辞典》:父母恩勤  拼音:fù mǔ ēn qín
父母养育子女的慈爱和辛勤。语本《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明。归有光〈招张贞女辞〉:「父母恩勤,养我身兮。」
《国语辞典》:一片婆心  拼音:yī piàn pó xīn
如慈爱老妇般恳切劝说的一番心意。如:「念在教官的一片婆心,你就不要再犯校规了!」
《国语辞典》:慈故能勇  拼音:cí gù néng yǒng
心怀慈爱,所以能够勇敢无畏。《老子》第六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國語辭典》:大发慈悲(大發慈悲)  拼音:dà fā cí bēi
大大地发出慈爱怜悯。《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兄弟是为百姓请命的意思,还望老同年大发慈悲,就是兄弟也感之不尽了。」
《漢語大詞典》:慈眄
慈爱地看顾。晋书·石勒载记上:“ 勒 奉戴明公,如天地父母,明公当察 勒 微心,慈眄如子也。”
分類:慈爱看顾
《國語辭典》:敬老慈幼  拼音:jìng lǎo cí yòu
尊敬长者,慈爱儿童。《隋唐演义》第五五回:「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鳏寡孤独,时时矜恤。」也作「敬老慈稚」、「敬老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