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7,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宝香合成愿
触光柔软愿
摄净土愿
变成男子愿
咒愿
总愿别愿
—厢情愿
志愿
祝愿
二种愿
十二大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大愿力
可得愿
不可得愿
佛类词典(续上)
离讥嫌名愿宝香合成愿
触光柔软愿
摄净土愿
变成男子愿
咒愿
总愿别愿
—厢情愿
志愿
祝愿
二种愿
十二大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大愿力
可得愿
不可得愿
离讥嫌名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之第十六愿,使净土无讥嫌恶名之愿。又谓之无诸不善愿。
(术语)弥陀之第十六愿,使净土无讥嫌恶名之愿。又谓之无诸不善愿。
宝香合成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
触光柔软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二。触于弥陀佛之光明者得身心之柔软也。离身口之恶,为身之柔软,离三毒之烦恼,为心之柔软。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二。触于弥陀佛之光明者得身心之柔软也。离身口之恶,为身之柔软,离三毒之烦恼,为心之柔软。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摄净土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求佛土之愿。弥陀四十八愿中三十一三十二之二愿是也。
(术语)求佛土之愿。弥陀四十八愿中三十一三十二之二愿是也。
变成男子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佛有一切女人各变成男子之愿。无量寿经上曰:「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药师经曰:「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法华经曰:「尽此女身后不复受。」诸教中密教独许女身成佛。
(术语)诸佛有一切女人各变成男子之愿。无量寿经上曰:「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药师经曰:「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法华经曰:「尽此女身后不复受。」诸教中密教独许女身成佛。
咒愿
【佛学常见辞汇】
唱法语以愿求施主或是先亡福利。
唱法语以愿求施主或是先亡福利。
总愿别愿
【佛学次第统编】
总愿别愿者:
一、总愿 四弘誓是总愿。
二、别愿 如药师之十二愿。千手观音之六愿及十愿。普贤之十愿。弥陀之四十八愿。释迦之五百愿。誓愿之力,亦曰本愿力。智度论曰:「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
总愿别愿者:
一、总愿 四弘誓是总愿。
二、别愿 如药师之十二愿。千手观音之六愿及十愿。普贤之十愿。弥陀之四十八愿。释迦之五百愿。誓愿之力,亦曰本愿力。智度论曰:「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
志愿
【俗语佛源】
佛门很重视「发愿」。人的处境是由其行为 、语言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语言又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愿从心起,并能产生一种主宰语言、行为的力量,故称「愿心」、「愿力」。佛教所说的发愿,是一种向上的善愿,如普度众生、志求解脱,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等。「愿」有「总愿」和「别愿」。「总愿」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又如修习净土宗的信徒,以「信、愿、行」为三大前提,必须发愿求生「西方净土」。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志愿」是个同义复词,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道:「此长者子,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然(燃),无有厌足,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也泛指志向意愿 。如晋·王羲之《与谢万书》:「老夫志愿,尽于此也。」(李明权)
佛门很重视「发愿」。人的处境是由其行为 、语言造成的,而人的行为、语言又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愿从心起,并能产生一种主宰语言、行为的力量,故称「愿心」、「愿力」。佛教所说的发愿,是一种向上的善愿,如普度众生、志求解脱,乃至成就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等。「愿」有「总愿」和「别愿」。「总愿」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别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又如修习净土宗的信徒,以「信、愿、行」为三大前提,必须发愿求生「西方净土」。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志愿」是个同义复词,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称赞善财童子道:「此长者子,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然(燃),无有厌足,乐善知识,亲近供养,处处寻求,承事请法。」也泛指志向意愿 。如晋·王羲之《与谢万书》:「老夫志愿,尽于此也。」(李明权)
祝愿
【俗语佛源】
指僧人于受食等之际,以唱诵或叙述咒语的方式为众生祈愿。又作咒愿。据《十诵律》卷四一载,古代印度婆罗门于受食毕,为施主咒愿赞叹,后释尊沿用此法为沙门之制。《盂兰盆经》曰:「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后佛教通常将祝愿为食时祝愿与法会祝愿。《增一阿含经》卷二九谓,依咒愿之功德可得六德,即施主与施物能各得三种成就。中国古代向神祷告,以求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叫祝愿。如汉·焦赣《易林·小过之涣》:「求玉获石,非心所欲,祝愿不得。」佛教传入中国后,用咒愿心表示祝愿,祝愿和咒愿遂相互通用,并广泛流行。后一般指表示良好的愿望。如巴金《永远向他学习》:「走出医院的时候,我们衷心祝愿郭老早日恢复健康。」(吴明)
指僧人于受食等之际,以唱诵或叙述咒语的方式为众生祈愿。又作咒愿。据《十诵律》卷四一载,古代印度婆罗门于受食毕,为施主咒愿赞叹,后释尊沿用此法为沙门之制。《盂兰盆经》曰:「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后佛教通常将祝愿为食时祝愿与法会祝愿。《增一阿含经》卷二九谓,依咒愿之功德可得六德,即施主与施物能各得三种成就。中国古代向神祷告,以求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叫祝愿。如汉·焦赣《易林·小过之涣》:「求玉获石,非心所欲,祝愿不得。」佛教传入中国后,用咒愿心表示祝愿,祝愿和咒愿遂相互通用,并广泛流行。后一般指表示良好的愿望。如巴金《永远向他学习》:「走出医院的时候,我们衷心祝愿郭老早日恢复健康。」(吴明)
二种愿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可得愿〕,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不可得愿〕,谓人以己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
(出大智度论)
〔一、可得愿〕,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二、不可得愿〕,谓人以己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
十二大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三藏法数】
(出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来世于佛菩提得正觉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为庄严;我身既尔,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梵语菩提,华言道。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八十种好者,一指爪狭长、二手足指圆、三手足各等无差、四手足圆满、五筋脉盘结、六两踝深隐、七行步正直、八行步威容齐整、九行步安平、十行步有仪、十一回身顾视、十二支节殊胜、十三骨节交结、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妙好、十六身支润滑、十七身容敦肃、十八身支坚固、十九身支安定、二十身相端严、二十一身有圆光、二十二腹形方正、二十三脐深右旋、二十四脐厚妙相、二十五肌肤匀净、二十六手掌充满、二十七手文深长、二十八唇色红润、二十九面门圆满、三十舌相长广、三十一发声威震、三十二音韵美妙、三十三鼻高脩直、三十四诸齿方整、三十五诸牙明洁、三十六目广清净、三十七眼相修广、三十八眼睫齐整、三十九双眉修长、四十双眉绮靡、四十一双眉高朗、四十二耳厚修长、四十三两耳相好、四十四容仪端丽、四十五额广圆满、四十六身分殊胜、四十七首发修长、四十八首发香洁、四十九首发齐整、五十首发坚固、五十一首发光滑、五十二身分坚实、五十三身体庄严、五十四诸窍清净、五十五身力充美、五十六身相严好、五十七面轮修广、五十八颜貌舒泰、五十九面颜光泽、六十身支严净、六十一毛孔出香、六十二面门出香、六十三首相妙好、六十四身毛纤柔、六十五法音圆辩、六十六顶相高妙、六十七指网分明、六十八行不履地、六十九神力自持、七十威德远震、七十一音声和雅、七十二观机说法、七十三一音演说、七十四次第说法、七十五等观有情、七十六先观后作、七十七相好具足、七十八顶骨坚实、七十九颜容奇妙、八十胸臆妙好。)
〔二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复瑕垢,光明广大,威德炽然,身善安住,燄网庄严,过于日月;若有众生,昏闇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三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边无限智慧方便,令无量众生,受用无尽,莫令一人有所乏少。
〔四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诸有众生,行异道者,一切安立菩提道中;行声闻、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五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诸众生,无量无边,一切皆得不缺减戒,具三聚戒,无有破戒起恶道者。(三聚戒者,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
〔六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聋盲跛躄,身挛背伛,白癞癫狂;若复有馀种种身病,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诸根具足,身分成满。
〔七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诸患逼切,无护无依,无有住处;远离一切资生医药,又无亲属,贫穷可悯。此人若得闻我名号,众患悉除,无诸痛恼,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八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诸恶之所逼恼,厌离女身,愿舍女形,闻我名已,转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九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一切众生,解脱魔网;若堕种种异见稠林,悉当安立置于正见,次第示以菩萨行门。
〔十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种种王法,系缚鞭挞,牢狱应死,无量灾难,悲忧煎迫,身心受苦;此等众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苦恼。
〔十一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饥火烧身,为求食故,作诸恶业;我于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
〔十二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贫无衣服,寒热蚊虻,日夜逼恼;我当施彼随用衣服,种种杂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妓,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满足。
(出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来世于佛菩提得正觉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为庄严;我身既尔,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梵语菩提,华言道。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八十种好者,一指爪狭长、二手足指圆、三手足各等无差、四手足圆满、五筋脉盘结、六两踝深隐、七行步正直、八行步威容齐整、九行步安平、十行步有仪、十一回身顾视、十二支节殊胜、十三骨节交结、十四膝轮圆满、十五隐处妙好、十六身支润滑、十七身容敦肃、十八身支坚固、十九身支安定、二十身相端严、二十一身有圆光、二十二腹形方正、二十三脐深右旋、二十四脐厚妙相、二十五肌肤匀净、二十六手掌充满、二十七手文深长、二十八唇色红润、二十九面门圆满、三十舌相长广、三十一发声威震、三十二音韵美妙、三十三鼻高脩直、三十四诸齿方整、三十五诸牙明洁、三十六目广清净、三十七眼相修广、三十八眼睫齐整、三十九双眉修长、四十双眉绮靡、四十一双眉高朗、四十二耳厚修长、四十三两耳相好、四十四容仪端丽、四十五额广圆满、四十六身分殊胜、四十七首发修长、四十八首发香洁、四十九首发齐整、五十首发坚固、五十一首发光滑、五十二身分坚实、五十三身体庄严、五十四诸窍清净、五十五身力充美、五十六身相严好、五十七面轮修广、五十八颜貌舒泰、五十九面颜光泽、六十身支严净、六十一毛孔出香、六十二面门出香、六十三首相妙好、六十四身毛纤柔、六十五法音圆辩、六十六顶相高妙、六十七指网分明、六十八行不履地、六十九神力自持、七十威德远震、七十一音声和雅、七十二观机说法、七十三一音演说、七十四次第说法、七十五等观有情、七十六先观后作、七十七相好具足、七十八顶骨坚实、七十九颜容奇妙、八十胸臆妙好。)
〔二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复瑕垢,光明广大,威德炽然,身善安住,燄网庄严,过于日月;若有众生,昏闇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三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边无限智慧方便,令无量众生,受用无尽,莫令一人有所乏少。
〔四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诸有众生,行异道者,一切安立菩提道中;行声闻、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五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诸众生,无量无边,一切皆得不缺减戒,具三聚戒,无有破戒起恶道者。(三聚戒者,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
〔六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聋盲跛躄,身挛背伛,白癞癫狂;若复有馀种种身病,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诸根具足,身分成满。
〔七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诸患逼切,无护无依,无有住处;远离一切资生医药,又无亲属,贫穷可悯。此人若得闻我名号,众患悉除,无诸痛恼,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八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诸恶之所逼恼,厌离女身,愿舍女形,闻我名已,转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九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一切众生,解脱魔网;若堕种种异见稠林,悉当安立置于正见,次第示以菩萨行门。
〔十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种种王法,系缚鞭挞,牢狱应死,无量灾难,悲忧煎迫,身心受苦;此等众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苦恼。
〔十一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饥火烧身,为求食故,作诸恶业;我于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
〔十二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贫无衣服,寒热蚊虻,日夜逼恼;我当施彼随用衣服,种种杂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妓,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满足。
大愿力
【三藏法数】
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示现十方世界,说法度生。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亦云光明遍照。)
【三藏法数】
大愿力者,即诸佛大誓愿之力也。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大愿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示现十方世界,说法度生。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亦云光明遍照。)
【三藏法数】
大愿力者,即诸佛大誓愿之力也。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大愿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可得愿
【三藏法数】
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不可得愿
【三藏法数】
谓人以己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
谓人以己智力,而欲筹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