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0,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感篆
感仰
感世
衔感
理感
感塞
感移
感悼
感思
潜感
感星
感嘅
机感
感和
感冒
《國語辭典》:感篆  拼音:gǎn zhuàn
感人恩德,永志不忘。《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别君后,寤寐不去心,远践曩约。又蒙梦示居人,感篆中怀。」也作「感铭」。
分類:感恩铭刻
《漢語大詞典》:感仰
感戴敬仰。《三侠五义》第十五回:“﹝ 包公 ﹞一面出示委员稽查户口,放賑,真是万民感仰,欢呼载道。”《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 晁大舍 口里老父母长,老父母短,老父母又怎么清廉,那一个上司不敬重,老父母又怎么慈爱百姓,那一个不感仰……奉承得那典史抓耳挠腮。”
分類:感戴敬仰
《漢語大詞典》:感世
对不正的世风、世事有所感慨:他的诗文多为~之作。
《漢語大詞典》:衔感(銜感)
心怀感激。《晋书·张骏传》:“休宠振赫,万里怀戴,嘉命显至,衔感屏营。”文选·江淹〈别赋〉:“方衔感於一剑,非买价於泉里。” 李善 注:“言衔感恩遇,故効命於一劒。” 明 张居正 《答中元高相公书》之三:“存殁衔感,言不能喻。” 镜花缘 《第十回》:“虽死九泉,亦必衔感。”
分類:心怀感激
《韵府拾遗 感韵》:理感
宋书符瑞志三极协情五灵会性理感冥符道实玄圣
《韵府拾遗 职韵》:感塞
宋书殷景仁传执笔永怀益增感塞
《漢語大詞典》:感移
谓动摇之使其改变。感,通“ 撼 ”。《汉书·刘向传》:“所以营或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秦二世》:“奸人欲夺君柄者,必先荧惑其耳目,感移其心意。”
分類:动摇
《漢語大詞典》:感悼
感伤哀悼,伤感。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六年冬卒, 权 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 晋 王彪之 《与诸兄弟方山别》诗:“丝染 墨 悲叹,路岐 杨 感悼。”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三:“使君新篇韵险絶,登眺感悼随嘲咍。”
《漢語大詞典》:感思
思念。南史·柳恽传:“初, 惲 父 世隆 弹琴,为士流第一, 惲 每奏其父曲,常感思。”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题名所以识岁月之久近,行役之劳勤,而寓感思於其中焉。”
分類:思念
《漢語大詞典》:潜感(潛感)
谓无形的感应。 晋 郭璞 《磁石》:“磁石吸铁,瑇瑁取芥,气有潜感,数亦冥会。” 宋 苏辙 《中秋夜八绝》之二:“暗添珠百倍,潜感兔多生。” 宋 岳珂 桯史·冰清古琴:“腹有铭,称 晋陵子 题,铭曰:‘……雪夜敲冰,霜天击磬,阴阳潜感,臧否前镜。’”
分類:无形感应
《分类字锦》:感星
金楼子成汤母感狼星之精又感黑龙而成
分类:毓圣
《漢語大詞典》:感嘅
见“ 感慨 ”。
《國語辭典》:感慨  拼音:gǎn kǎi
1.心生感触而发出慨叹。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西游记》第三八回:「行者虽然感慨,却留心想起唐僧的梦来。」
2.感动愤慨。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南史。卷一。宋本纪。武帝》:「丹诚未宣,感慨愤激。」
《国语辞典》:机感(机感)  拼音:jī gǎn
佛教用语。早期的佛教徒认为众生有善根之机,能感知佛意。
《漢語大詞典》:感和
谓召致和气。 南朝 宋 朱广之 《咨顾道士〈夷夏论〉》:“夫礼以伸敬,乐以感和。”南齐书·乐志:“食举歌辞:……含气感和,苍生欣戴。”
《國語辭典》:感冒  拼音:gǎn mào
1.感染风寒。《西湖二集》卷一二:「有的说是感冒了风寒,入于腠理,一时不能驱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2.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气管发炎、咳嗽、鼻塞、发烧等症状。可经由空气中的飞沫传染。
3.对人感到厌烦。如:「他一天到晚搬弄是非,大家都对他很感冒。」
《漢語大詞典》:感风簿(感風簿)
宋 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的登记簿。例以“感风”为名,故称。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 沈存中 云:‘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名下书肠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歷,相传谓之‘害肚歷’。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歷’,可对‘感风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