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8,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下一页
界内感
妄感为因
五不死──施果感五不死
感果不感果异
天神与心灵所感
顺机感
传译感通
感通
康明感( 朱 )
杨玄感
刘感
李感
僧德感( 侯 昌平县开国公 )
佛类词典(续上)
灵感界内感
妄感为因
五不死──施果感五不死
感果不感果异
天神与心灵所感
顺机感
传译感通
感通
其它辞典
孔子( 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孔丘 世称 孔公、孔父、孔圣、孔佐、孔宣父、感麟翁、圣丘、圣尼、尼父、尼圣、宣尼、宣父、宣尼公、尼甫、鲁叟、鲁哲、鲁圣、鲁中叟、尼丘、东家孔子 至圣先师 丘 字 仲尼 )康明感( 朱 )
杨玄感
刘感
李感
僧德感( 侯 昌平县开国公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贵族。少贫贱,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鲁定公时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齐、楚等国,皆不为所用。晚年返鲁,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余人。传曾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定鲁史《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为儒家学派创始者,其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被尊为圣人,历代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号。今存《论语》,为研究其思想学说之资料。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子讳丘,字仲尼。其先宋人,殷之后,避难奔鲁,为鲁人。初仕季氏,为委吏乘田,定公以为中都宰、司空、司寇。去职,遍游诸国,不遇。哀公十六年卒,年七十三,或云年七十二。司马迁尊为至圣,今称「至圣先师。」赞《易》,删《书》、《诗》,正礼乐,作《春秋》《孝经》。弟子纪录绪言为《论语》,皆在学官,唯《乐经》不传。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一
明感。本姓朱。高平人也。世奉大法经。为虏贼所获。欲以为妻。备加苦楚。誓不受辱。谪使牧羊经历十载。怀归转笃反途莫由。常念三宝兼愿出家。忽遇一比丘就请五戒。仍以观世音经授之。因得习诵昼夜不休。愿得还家立五层塔。不胜忧念逃走东行。初不识路昼夜兼涉。径入一山见有斑虎。去之数步初甚恐懅小却意定心愿逾至。遂随虎而行。积日弥旬得达青州。将入村落虎便不见。至州复为明伯连所虏。音问至家夫儿迎赎。家人拘制其志未谐苦身。勤精三年。乃遂专笃禅行戒品无𮘧。脱有小犯辄累晨忏悔要见瑞相然后乃休。或见雨花。或闻空声。或睹佛像。或夜善梦。年及桑榆操行弥峻江北子女师奉如归。晋永和四年春与慧湛等十人。济江诣司空公何充。充一见甚敬重于时京师未有尼寺。充以别宅。为之立寺。问感曰。当何名之。答曰。大晋四部今日始备。檀越所建皆造福业。可名曰建福寺。公从之矣。后遇疾少时便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3 【介绍】: 隋弘农华阴人。杨素子。以父军功位至柱国。父死袭爵,迁礼部尚书。爱重文学,四方知名士多趋其门。在朝文武又多系其父故将旧吏,名重于世,帝甚忌之。炀帝大业九年二次征辽之役,奉命督粮黎阳。时朝政日非,百姓苦于役,天下紊乱,乃于黎阳起兵谋废帝立秦王杨浩,从之者十余万。南下围攻东都,月余不克。转向西图关中,至阌乡,追兵至,战败。令弟杨积善抽刀砍杀之。全隋文·卷二十五
玄感,素子。开皇中,以父军功,授仪同,加上开府、大将军。仁寿初,进柱国。出为郧州刺史,转宋州刺史。大业中,拜鸿胪卿,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以辽东之役发兵反,败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8 【介绍】: 唐岐州凤泉人。高祖武德初,以骠骑将军从长平王李叔良镇泾州。薛仁杲攻泾州,城几陷,叔良援兵至,仁杲解围去。感与叔良出战,感为仁杲所执。仁杲复围泾州,令言援军已败,劝城降。感许之,至城下,大呼秦王数十万众将至。仁杲怒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曹州离狐人。李绩少弟。有志操,年十五,为王世充所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并州太原人,俗姓侯。学业精深,尤精于《瑜伽论》。高宗征为翻经大德,参义净译场。高宗悦之,授昌平县公。后住洛阳佛授记寺。终年六十余。著有《义门》。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侯氏。太原人也。仪容瑰丽。学业优赡。于瑜伽论。左所如意高宗诏为译经大德。又与胜庄大仪等。同参义净译场。对扬称旨。封昌平县开国公。累井田至三千户。上赐赞曰。河汾之秀。山岳之英。早袪俗累。夙解尘缨。缁门仰德。绀宇驰声。式亚龙树。爰齐马鸣教门歆艳焉。后充河南佛授记寺都维那。顷之升寺任。中外肃然。卒年六十馀。著义门。行于世。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德感。姓侯氏。太原人也。仪容瑰丽学业精赡。众典服勤于瑜伽论特振声彩。天皇大帝徵为翻经大德。又与胜庄大仪等同参义净译场。对敡受赐言谢浏亮。帝悦寻授封昌平县开国公累井田至三千户。帝为赞曰。河汾之宝。山岳之英。早祛俗累。夙解尘缨。缁门仰德。绀宇驰声。式亚龙树。爰齐马鸣。为时君之所贵为若此也。御制风行缁伍荣之。后充河南佛授记寺都维那。晚升寺任中外肃然。终年六十馀。著义门行于世。如其七方便人回心渐顿悟义。与湛法师。为勍敌耳。故交绥而退焉。
灵感
【佛学大辞典】
(术语)神灵之感应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有灵验或感应的意思。
(术语)神灵之感应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有灵验或感应的意思。
界内感
【佛学常见辞汇】
指见思二惑,因见思二惑能招感三界内之生死果报。
指见思二惑,因见思二惑能招感三界内之生死果报。
妄感为因
【佛学次第统编】
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心所造。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起妄,因妄识生,变似根身器世界等。故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又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造。」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心所造。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起妄,因妄识生,变似根身器世界等。故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又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造。」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五不死──施果感五不死
【三藏法数】
(出付法藏经)
经云: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患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因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间,享福快乐,未尝有病。最后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娉后妻,苦厌拘罗,五度加害,皆无所损。及年既长,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果。(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梵语薄拘罗,华言善容。梵语诃梨勒,华言天主持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一、置鏊不死〕,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掷置鏊上,鏊虽焦热,不能烧害也。
〔二、釜煮不死〕,谓薄拘罗后母煮肉,从而索之,母益瞋恚,寻掷釜中,釜虽极热,亦不能害也。
〔三、水溺不死〕,谓薄拘罗后母向河,从而逐去,母即嫌恶,寻掷水中,水虽深而不能溺也。
〔四、鱼吞不死〕,谓薄拘罗由掷水中,虽大鱼吞之,而不能害也。
〔五、刀割不死〕,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出付法藏经)
经云: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患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因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间,享福快乐,未尝有病。最后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娉后妻,苦厌拘罗,五度加害,皆无所损。及年既长,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果。(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梵语薄拘罗,华言善容。梵语诃梨勒,华言天主持来。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一、置鏊不死〕,谓薄拘罗年幼,后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嫉,掷置鏊上,鏊虽焦热,不能烧害也。
〔二、釜煮不死〕,谓薄拘罗后母煮肉,从而索之,母益瞋恚,寻掷釜中,釜虽极热,亦不能害也。
〔三、水溺不死〕,谓薄拘罗后母向河,从而逐去,母即嫌恶,寻掷水中,水虽深而不能溺也。
〔四、鱼吞不死〕,谓薄拘罗由掷水中,虽大鱼吞之,而不能害也。
〔五、刀割不死〕,谓薄拘罗被鱼吞之,其鱼亦遭捕入市,遇父买归,将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庠,无致伤儿,父既见子,喜抱而出,即无损伤也。
感果不感果异
【三藏法数】
谓无想定,是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灭尽定,是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故云感果不感果异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谓无想定,是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灭尽定,是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故云感果不感果异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天神与心灵所感
【三藏法数】
谓如人平昔向善,喜奉神天,以敬奉故,念想不忘,故梦天神,是则天神与心灵所感也。
谓如人平昔向善,喜奉神天,以敬奉故,念想不忘,故梦天神,是则天神与心灵所感也。
顺机感
【三藏法数】
谓如来说教,必由机缘所感。若无当机之众,虽说无益。所以说者,必随顺机宜也。
谓如来说教,必由机缘所感。若无当机之众,虽说无益。所以说者,必随顺机宜也。
传译感通
【三藏法数】
传译者,谓西天传至东土,译彼梵语,成此华言也。盖此经前后凡二译。一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僧佛度跋陀罗,于扬州谢司空寺,译梵本为三万六千偈,成六十卷。一唐證圣元年,于阗国僧实叉难陀,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增益九千偈,共前四万五千偈,成八十卷。即今流传者是也。感通者,佛度跋陀罗译经之时,感龙王遣二青衣童子,每日从池而出,以给瓶砚之水。实叉难陀译经之时,感天降甘露,徵应良多,备载传记也。(梵语佛度跋陀罗,华言觉贤。梵语实叉难陀,华言喜学也。)
传译者,谓西天传至东土,译彼梵语,成此华言也。盖此经前后凡二译。一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僧佛度跋陀罗,于扬州谢司空寺,译梵本为三万六千偈,成六十卷。一唐證圣元年,于阗国僧实叉难陀,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增益九千偈,共前四万五千偈,成八十卷。即今流传者是也。感通者,佛度跋陀罗译经之时,感龙王遣二青衣童子,每日从池而出,以给瓶砚之水。实叉难陀译经之时,感天降甘露,徵应良多,备载传记也。(梵语佛度跋陀罗,华言觉贤。梵语实叉难陀,华言喜学也。)
感通
【三藏法数】
感通者,谓神妙不测,感之斯应也。盖修行之人,既證道果,内性明了,则无感而不通。故智论云:通有四义:一身能飞行,二移远能近,三彼没此出,四一念即至。如唐之万回与元圭禅师者是也。(万回兄戍安西,久无消息。母忧之。回即朝往,际晚而归,持兄书至,报云平善;往复万里,故称万回。元圭禅师居嵩山时,尝为岳神授五戒,感岳神,乞效神力报谢,为移北岫树木,植之东岭,为屏障也。)
感通者,谓神妙不测,感之斯应也。盖修行之人,既證道果,内性明了,则无感而不通。故智论云:通有四义:一身能飞行,二移远能近,三彼没此出,四一念即至。如唐之万回与元圭禅师者是也。(万回兄戍安西,久无消息。母忧之。回即朝往,际晚而归,持兄书至,报云平善;往复万里,故称万回。元圭禅师居嵩山时,尝为岳神授五戒,感岳神,乞效神力报谢,为移北岫树木,植之东岭,为屏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