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4
词典
5
分类词汇
239
共244,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七识
极性
发飘
呕逆
痹顽
暖碧
气氛
冷觉
预觉
晕眩
麻木
不知觉
味觉
痛觉
五识
《漢語大詞典》:
七识(七識)
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
《
决定藏论
》
卷上:“如诸心数,同是心法,有种种相,相应俱生,无有妨碍。阿罗耶识而与七识相应俱生,亦復如是。” 南朝 齐
谢朓
《佛影铭》
:“群生因染,六趣牵缠,七识迭用,九居屡迁。”亦有特指末那识为“七识”者。见
《
成唯识论
》
。
分類:
佛教语
法相宗
根本
派生
七种
精神
神和
感觉
《漢語大詞典》:
极性
物体在相反部位或方向表现出相反的固有性质或力量
对特定事物的方向或吸引力(如倾斜、感觉或思想);向特定方向的倾向或趋势
对两极或起电(如物体的)特定正负状态
分類:
两极
相反
方向
吸引力
现出
出相
定正
正负
倾斜
状态
固有
感觉
有性
性质
思想
力量
倾向
趋势
《国语辞典》:
发飘(发飘)
拼音:
fā piāo
精神恍惚,犹如飘浮不稳的感觉。如:「他疲困得有些发飘。」
分类:
精神恍惚
犹如
飘浮
不稳
感觉
《國語辭典》:
呕逆(嘔逆)
拼音:
ǒu nì
气逆。《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
分類:
气逆
产生
呕吐
感觉
《漢語大詞典》:
痹顽(痹頑)
亦作“痺顽”。 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
:“游为痺顽,尼为否塞。”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癣》
“癣证情形有六般”注:“三曰风癣,即年久不愈之顽癣也,搔则痹顽,不知痛痒。”
分類:
人体
感觉
功能
丧失
《漢語大詞典》:
暖碧
谓春水或草木碧绿而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五代
牛希济
《中兴乐》
词:“池塘暖碧浸晴暉,濛濛柳絮轻飞。” 宋
李觏
《弋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书》
诗:“暖碧覆晴殷,依依近朱栏。”
分類:
春水
草木
碧绿
温暖
感觉
《國語辭典》:
气氛(氣氛)
拼音:
qì fēn
1.在特定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可感觉的景象或情调。如:「灵堂中充满了哀伤的气氛。」「这间餐厅布置得很有气氛。」
2.云气。汉。刘向《说苑。卷一八。辨物》:「圣王既临天下,必变四时,定律历,考天文,揆时变,登灵台以望气氛。」唐。张说〈
游洞庭湖
〉诗:「平湖晓望分,仙峤气氛氲。」
分類:
气氛
显示
吉凶
环境
云气
强烈
感觉
景象
情调
《國語辭典》:
冷觉(冷覺)
拼音:
lěng jué
皮肤接触到比体温低的温度,所产生的感觉。
分類:
皮肤
肤受
低温
温度
刺激
产生
感觉
《漢語大詞典》:
预觉(預覺)
(1).预先感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
:“ 眉间尺 预觉到将有巨变降临,他们便都是焦躁而忍耐地等候着这巨变的。” 鲁迅
《野草·复仇》
:“他们已经预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2).预先的感觉。 骆宾基
《由于爱》
:“ 邰浩然 感到他的士兵在畏怯于未来,恐惧着战场,就像他们都有一种将要与世长辞的预觉。”
分類:
预先
感觉
《國語辭典》:
晕眩(暈眩)
拼音:
yūn xuàn
头昏眼花、失去平衡的感觉。亦指神志昏乱的样子。如:「一阵晕眩后,我就失去意识。」
分類:
晕眩
眼睛
眩晕
眼睛昏花
昏花
感觉
本身
周围
东西
旋转
《國語辭典》:
麻木
拼音:
má mù
1.医学上称知觉完全丧失,分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种。《西游记》第四○回:「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2.讥人感觉顽钝,不能振作。如:「麻木不仁」。
分類:
麻木
感觉
迟钝
《国语辞典》:
不知觉(不知觉)
拼音:
bù zhī jué
不晓得、没有感觉。《
红楼梦
》第五七回:「无奈宝玉发热事犹小可,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
分类:
不晓得
有感
感觉
《國語辭典》:
味觉(味覺)
拼音:
wèi jué
食物入口腔后,刺激味觉感受器,经由味觉神经传到大脑所产生的知觉。如酸、甜、苦、咸等。
分類:
味觉
舌头
液体
溶解
物质
接触
触时
产生
感觉
《國語辭典》:
痛觉(痛覺)
拼音:
tòng jué
身体组织因受破坏或强烈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感觉。
分類:
身体
组织
破坏
强烈
刺激
产生
感觉
《漢語大詞典》:
五识(五識)
(1).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同色、声、香、味、触五境相合时所发生的五种感觉。
《
梁书·武帝纪下
》
:“三月己未,詔曰:‘朕四聪既闕,五识多蔽,画可外牒,或致紕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
:“即五识见分正缘五尘以为相分之时,五识亦未尝自起分别。”参阅 隋 智顗
《法界次第》
卷上。
(2).佛教语。指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佛家以此说明众生界和器世界的“妄现”。参阅 唐 元晓
《
起信论疏
》
卷上。
分類:
佛教语
五根
智识
相续
相合
合时
感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