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抚事(撫事)
(1).追思往事;感念时事。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灵庙荒顿,遗像陈昧。抚事怀人,永叹寔深。”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宋 陆游 《夜过鲁墟》诗:“百年几兴废,抚事一凄愴。” 明 高启 《草书歌赠张宣》:“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矹硉何由平?”
(2).犹临事,遇事。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3).招抚之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倘若抚事可成……国家即可无东顾忧。”
《漢語大詞典》:怀德(懷德)
(1).感念恩德。书·洛诰:“王伻 殷 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及 周 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慕义怀德。”北史·贺拔胜传:“ 胜 自是以后,每执弓矢,见鸟兽南向者,皆不射之,以申怀德之意。”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他们对于丞相特别是畏威怀德。”
(2).怀有德行。《诗·大雅·板》:“怀德惟寧,宗子维城。” 高亨 注:“怀德,有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诸大夫怀德抱术,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忧焉。”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至司徒 安 ,怀德於身, 袁氏 遂大显。” 明 刘基 《樵渔子对》:“是故怀德之士,莫不龙跃九渊,凤翥高云。”
《漢語大詞典》:怀恩(懷恩)
感念恩德。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张 鲁 逋窜,走入 巴中 。怀恩悔过,委质还降。”晋书·刑法志:“率土蒙更生之泽,兆庶必怀恩以反化也。”新唐书·魏徵传:“今立可汗未定,即诣诸国市买,彼必以为意在马,不在立可汗。可汗得立,必不怀恩。”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不颠倒是非如《碧云騢》,不怀恩挟怨如《周秦行记》。”
分類:感念恩德
《國語辭典》:凯风(凱風)  拼音:kǎi fēng
1.从南向北吹的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楚辞。屈原。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也称为「南风」、「薰风」。
2.《诗经。邶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凯风,美孝子也。」首章二句为:「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國語辭典》:怀春(懷春)  拼音:huái chūn
语出《诗经。召南。野有死麇》:「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指春情发动,思及婚嫁。晋。陆机 演连珠五○首之三一:「幽居之女,非无怀春之情。」
《漢語大詞典》:感逝
感念往昔。 北魏 高允 《徵士颂序》:“昔岁同徵,零落将尽,感逝怀人,作《徵士颂》。” 唐 白居易 《忆微之伤仲远》诗:“感逝因看水,伤离为见花。”
分類:感念往昔
《漢語大詞典》:怀惠(懷惠)
谓感念长上的恩惠。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直谏:“陛下功高矣,民未怀惠。”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羣生怀惠,犹劳宵旰。”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又往市马,彼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惠。”
《國語辭典》:感慕  拼音:gǎn mù
感动思慕。《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若亡其妻子者,即给衣粮,厚加慰劳,发遗令还,或有感慕相携而归者。」《南史。卷三二。张邵传》:「生而母亡,年数岁问知之,虽童蒙便有感慕之色。」
分類:感念仰慕
《國語辭典》:铭佩(銘佩)  拼音:míng pèi
感恩不忘。南朝梁。江淹 建平王谢玉环刀等启:「垂光既深,铭佩更积,不任下情。」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苟活到今日,才心铭佩牢。」
《漢語大詞典》:感恋(感戀)
感念眷恋;感激眷恋。晋书·李密传:“父早亡,母 何氏 改醮。 密 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唐 颜真卿 《同州刺史谢上表》:“伏望容臣括责,续状奏闻,无任感恋之至。” 宋 杨万里 《上章致奉不允感恩书怀》诗:“猖狂思再瀆,感恋独多时。”
《國語辭典》:铭刻(銘刻)  拼音:míng kè
1.雕、刻镂。如:「他正在铭刻一尊观音像。」
2.牢记。南朝宋。何承天安边论〉:「素所服习,铭刻由己。」
《國語辭典》:铭篆(銘篆)  拼音:míng zhuàn
1.铭刻于器物上,以记事功的文字。《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功名著乎槃盂,铭篆著乎壶鉴,其势不厌。」
2.感激不忘。唐。顾云〈谢徐学士启〉:「才微往彦,遇倍昔时,仰戴恩荣,已增铭篆。」
《国语辞典》:惭恩(惭恩)  拼音:cán ēn
感念恩情。《文选。江淹。别赋》:「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
分类:感念恩情
《漢語大詞典》:衔知(銜知)
感念知遇之恩。 唐 温庭筠 《寓怀》诗:“衔知有贞爵,处实非厚颜。”
分類:感念
《漢語大詞典》:衔佩(啣佩)
谓衔在口中,佩在身上。引申为牢记,铭感。 三国 魏 曹植 《谢妻改封表》:“况臣含气,衔佩弘惠,没而后已。”佩,一本作“ 珮 ”。 南朝 宋 鲍照 《通世子自解启》:“感今惟昔,衔佩无已。”
谓永志不忘。极言感念。 林纾 《赠光禄寺卿翰林院庶吉士宗室寿富公行状》:“伏乞编入忠义之传,以光泉壤,以慰忠魂,无任啣佩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