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虞韵》:臣愚
东方朔论臣愚窃以为过
《韵府拾遗 虞韵》:贤愚(贤愚)
搜神记田横门人挽歌云蒿里谁家地聚敛精魄无贤愚
分类:贤愚
《漢語大詞典》:愚衷
谦称自己的心意、心愿。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乞收成旨,以允愚衷。” 唐 刘禹锡 《代让同平章事表》:“伏乞赐寝前命,俯亮愚衷。”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今有愚衷,特求指教。”
《國語辭典》:愚见(愚見)  拼音:yú jiàn
愚昧的意见,每用为自谦之词。《晋书。卷四二。王浑传》:「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我们是八股场中出来的人,岂可一朝忘本?饮水尚要思源。依我愚见,还指望你将来上个摺子,恢复八股。」也作「拙见」。
分類:自己意见
《漢語大詞典》:愚臣
大臣对君主自称的谦词。韩非子·存韩:“愿陛下幸审愚臣之计无忽。”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魏书·刘文晔传:“愚臣所见,犹有未申。”
《國語辭典》:愚公  拼音:yú gōng
神话传说中欲移太形、王屋二山的老人。参见「愚公移山」条。后用以比喻看似愚笨,实则具有坚忍毅力,不怕挫折的人。宋。辛弃疾 玉楼春。青山不会乘云去词:「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
《國語辭典》:愚公谷  拼音:yú gōng gǔ
1.地名。位于山东省临淄县西。相传谷中老人因知狱讼不公,听任少年持去所买小马,傍邻以为愚,遂取谷名为愚公谷。
2.比喻归隐的地方。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國語辭典》:愚忠  拼音:yú zhōng
1.愚憨刚直的忠心,多为臣子尽忠的谦词。《汉书。卷五九。张汤传》:「上问汤,汤曰:『此愚儒无知。』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
2.不明事理的忠心。《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使人臣得毕其愚忠。」
《國語辭典》:愚民  拼音:yú mín
1.愚昧的人民。《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那些愚民,一个个信了。」
2.使人民愚昧。如:「愚民政策」。清。刘大櫆〈焚书辨〉:「然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自愚也。」
《漢語大詞典》:愚虑(愚慮)
谦称自己的思虑。史记·苏秦列传:“今 奉阳君 捐馆舍,君乃今復与士民相亲也,臣故敢进其愚虑。” 宋 岳珂 桯史·正隆南寇:“臣有愚虑,请殫一得。”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前承委点校大文,负恃爱好,輒竭愚虑。”
《漢語大詞典》:愚诚(愚誠)
谦指己之诚意、衷情。汉书·刘向传:“欲竭愚诚,又恐越职。” 晋 李密 《陈情表》:“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宋 苏轼 《谢雨文》:“实神助之使然,岂愚诚之能致。”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俾罄愚诚,不胜厚幸!”
分類:诚意衷情
《國語辭典》:下愚  拼音:xià yú
1.极愚笨的人。《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渐渍荒沉,往而不反,下愚之蔽也。」
2.自己的谦称。三国吴。华覈〈奉敕草对〉:「猥命草对,润被下愚。」《红楼梦》第一二○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
《國語辭典》:愚陋  拼音:yú lòu
愚昧鄙陋。《荀子。礼论》:「故人之于其亲也,至死无穷。将由夫愚陋淫邪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孤本愚陋,始举孝廉。」
《漢語大詞典》:狂愚
(1).狂妄愚昧。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僕甚悯之,甚厌之,每自省察或蹈其失,以为狂愚之归。”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此外频与 欧 美 女子言之,皆笑吾之狂愚也。”
(2).书疏中亦用为谦词。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臣以狂愚,不知忌讳。” 宋 范仲淹 《饶州谢上表》:“狂愚之诚,进多冒死。” 清 吴敏树 《与杨性农书》:“伏惟鉴其狂愚,少留意焉。”
《漢語大詞典》:愚智
亦作“ 愚知 ”。
(1).愚者与智者。庄子·在宥:“愚知相欺,善否相非。”吕氏春秋·勿躬:“蒙厚纯朴,以事其上。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易官,则各当其任矣。”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且 尒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谈丛二:“言国运且衰,旦夕有愚智同尽之祸也。”
(2).愚笨与聪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风俗,儿生一期……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鍼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寳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谓试儿。” 宋 欧阳修 《送吴生南归》诗:“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唯於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3).谓似智而实愚。《西游补》第七回:“ 项羽 道:‘美人,人要辨个智愚、愚智。 始皇 的智是个愚智。’”
《國語辭典》:愚人  拼音:yú rén
1.无知的人。《诗经。小雅。鸿雁》:「维彼愚人,谓我宣骄。」《红楼梦》第六五回:「你们拿我作愚人待,什么事我不知。」
2.愚弄他人。如:「愚人节」。《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红楼梦》第五一回:「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