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6,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愚贱
愚弄
愚顽
愚暗
竭愚
愚瞽
愚计
蠢愚
惷愚
愚俗
尽愚
顽愚
愚迷
凡愚
昏愚
《漢語大詞典》:愚贱(愚賤)
愚昧卑贱之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愚贱同堙灭,尊贵谁独闻。”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其中奇字,乃 三代 时方言俗语,愚贱通知者。”
分類:愚昧卑贱
《國語辭典》:愚弄  拼音:yú nòng
欺骗玩弄。《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那鸨儿只以钱为重,愚弄子弟。」
《國語辭典》:愚顽(愚頑)  拼音:yú wán
愚昧无知而妄为。亦指愚蠢冥顽的人。《明史。卷三三一。西域传三。乌斯藏大宝法王传》:「藉以化导愚顽,镇抚荒服。」《西游记》第二三回:「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懞直。」
《漢語大詞典》:愚暗
亦作“ 愚闇 ”。亦作“ 愚黯 ”。
(1).愚钝而不明事理。《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勾践 愚黯,亲欲为贼。”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四:“弟以造下行营三座,决然可以制贼而诸将尚不能用之,所谓或执拗不肯相听,或愚闇不能相听,此亦其一节也。”清史稿·巴布海传:“ 巴布海 闻上,上责其愚黯。” 李大钊 《青年与农村》:“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
(2).指愚昧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此盖愚暗之局谈,非达者之用怀也。”
(3).愚昧黑暗。 李大钊 《列宁》:“他们自己家庭生活的甘美和那呻吟在帝王虐政下万家生活的愚暗与不幸,恰是一个绝好的对照。”
《漢語大詞典》:竭愚
自谦之词。谓尽其愚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竭愚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后汉书·乐恢传》:“臣寿命垂尽,临死竭愚,惟蒙留神。”
《漢語大詞典》:愚瞽
(1).愚钝而昧于事理。多用于自谦。后汉书·吴良传:“敢秉愚瞽,犯冒严禁。”陈书·周弘正传:“是以敢布腹心,肆其愚瞽。”《隋书·房彦谦传》:“忝蒙眷遇,輒写微诚,野人愚瞽,不知忌讳。”
(2).愚昧的人。 明 刘基 《卖柑者言》:“将以实籩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也?”
《漢語大詞典》:愚计(愚計)
愚拙之计。自谦之词。韩非子·存韩:“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 荆 ,重币用事之臣。”魏书·杨侃传:“愚计可録,请为明公前驱。”说郛卷六七引 唐 无名氏《国史异纂》:“ 梁武帝 被围 臺城 ,朝廷问 均 外御之计,怯怛不知所答,啟云:‘愚计速降为上计。’”
分類:愚拙自谦
《漢語大詞典》:蠢愚
愚蠢。韩非子·忠孝:“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一本作“ 惷愚 ”。 金 王若虚 《哀雁词》:“虽吾之智力可役而君之,而彼之蠢愚至死而不能诉。” 章炳麟 《訄书·商鞅》:“以蠢愚无知之民,起而议政令,则不足以广益,而衹以淆乱是非,非禁之将何道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 唐德 宗外怨 回纥 ,内忌功臣,想与 吐蕃 结盟来实现自己的蠢愚想法。”
分類:愚蠢
《韵府拾遗 虞韵》:惷愚
春秋卫人来媵疏古者诸侯之娶适夫人及左右媵各有侄娣辞称惷愚不教故遣大夫随之亦谓之媵臣亦作蠢韩非子悗密蠢愚
《漢語大詞典》:愚俗
犹世俗。亦指愚昧庸俗的人。孔丛子·答问:“乃好事者为之辞,将欲成其説以诬愚俗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下:“夫以千载遵行,持为故事,而一朝纠正,必惊愚俗。” 清 吴伟业 《寿王鉴明五十》诗:“通识晓世变,早计骇愚俗。”
《韵府拾遗 虞韵》:尽愚(尽愚)
唐书褚遂良传帝将立武昭仪遂良曰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
《漢語大詞典》:顽愚(頑愚)
(1).顽劣愚钝。后汉书·律历志下:“及王德之衰也,无道之君乱之於上,顽愚之史失之於下。” 唐 卢仝 《月蚀诗》:“密邇玉几前擘坼,奏上臣 仝 顽愚胸。”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出来的越顽愚,忒乖疎,便有 文宣王 哲剑难拘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顽愚之道行,伪诈之势逞。”
(2).指顽劣而愚钝的人。 汉 王充 论衡·剌孟:“谓 孔子 之徒, 孟子 之辈,教授后生,觉悟顽愚乎?已有 孔子 ,己又以生矣。”
《國語辭典》:愚迷  拼音:yú mí
无知迷糊,不明事理。亦指无知迷糊的人。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向是非海内,人我丛中,将那等不晓事的愚迷劝。」《西游记》第一三回:「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
《國語辭典》:凡愚  拼音:fán yú
平凡愚笨。汉。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漢語大詞典》:昏愚
(1).糊涂而愚蠢。旧五代史·晋书·李从温传:“后以多畜驼马,纵牧近郊,民有诉其害稼者, 从温 曰:‘若从尔之意,则我产畜何归乎?’其昏愚多类此也。” 宋 欧阳修 《胡先生墓表》:“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非关喜里乍昏愚; 庄周 曾作蝶, 薛伟 亦为鱼。” 蒋光慈 《乡情》诗:“我乡的农民也有点兴起,他们不如从前那般的昏愚。”
(2).指昏愚之事或人。《旧唐书·元行冲传》:“圣皇纂业,耽古崇儒,高曾规矩,宜所修袭,乃制昏愚,甄分旧义。” 清 戴名世 《朱翁诗序》:“以 子美 之才气……而时时步庸人之后尘,分昏愚之一饱,岂不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