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9,分8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意气
天意
有意
人意
得意
生意
何意
无意
随意
意者
春意
如意
古意
圣意
留意
《國語辭典》:意气(意氣)  拼音:yì qì
1.意态、气概。《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自知假货,终是怀著个鬼胎,意气不甚舒展。」
2.恩义、情谊。《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3.情绪。如:「意气用事」。
4.馈赠财物。汉。王符《潜夫论。爱日》:「趋府庭者,非朝晡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
《漢語大詞典》:意气相得(意氣相得)
谓彼此在志趣上投合。北齐书·高乾传:“ 魏 领军 元叉 ,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 乾 甚厚。” 清 戴名世 《赠叶苍岩序》:“ 苍巖 与吾生同岁,自儿时初学文,即意气相得甚欢。”亦作“ 意气相投 ”。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司理姓 郑 名 安 , 滎阳 旧族,也是个少年才子,一见 单司户 ,便意气相投。” 柳青 《狠透铁》:“ 曹同志 赏识这个有涵养的农民……两个人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
《國語辭典》:天意  拼音:tiān yì
1.上天的意旨。《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红楼梦》第九○回:「这样看起来,人心天意,他们两个竟是天配的了。」
2.帝王的心意。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匡赞》:「昌宗乃乘间屡言之。几一岁,则天意乃易。」
《國語辭典》:有意  拼音:yǒu yì
1.有意图,有某种意念。《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
2.故意。《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太史公曰》:「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碰著这种倒霉学台,有意难人,我料想也不会进学的。」
3.有意识、有见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漢語大詞典》:人意
人的意愿、情绪。诗·小雅·无羊“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汉 郑玄 笺:“此言扰驯,从人意也。”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唐 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謫、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巴金 《家》二五:“但是事实常常跟人意相反,它无情地毁灭了多少人的希望。”
《國語辭典》:得意  拼音:dé yì
1.如其心意而有所成就,或引以自豪。《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2.心情酣适。唐。孟郊 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國語辭典》:春风得意(春風得意)  拼音:chūn fēng dé yì
旧时称登进士第后的志得意满为「春风得意」。后用以形容人做事顺利,志得意满的神情。唐。孟郊 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元。乔吉《金钱记》第四折:「他见我春风得意长安道,因此上迎头儿将女婿招。」
《國語辭典》:生意  拼音:shēng yì
生命力、生长发育的活力。《晋书。卷九九。殷仲文传》:「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元。官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阴阳运,万物纷纷,生意无穷尽。」
《國語辭典》:生意  拼音:shēng yì
商贾交易、买卖。《西游记》第一回:「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老残游记》第五回:「老董在各处算饭钱,招呼生意,正忙得有劲。」
《國語辭典》:何意  拼音:hé yì
1.为何、何故。《文选。宋玉。神女赋》:「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文选。任昉。奏弹刘整》:「整闻声仍打逡,范唤问:『何意打我儿?』」
2.不料、岂料。《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臣独何德,以堪久长?」《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何意蓦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國語辭典》:无意(無意)  拼音:wú yì
1.并非故意。如:「碰你一下,我可是无意。」
2.不愿、非所乐。《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國語辭典》:随意(隨意)  拼音:suí yì
任意,不受拘束。北周。庾信〈荡子赋〉:「游尘满床不用拂,细草横阶随意生。」《文明小史》第二七回:「雇了一只瓜皮艇,随意荡桨,遇著好景致,便登岸流连。」
《漢語大詞典》:意者
(1).表示测度。大概,或许,恐怕。墨子·公孟:“今吾事先生久矣,而福不至,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桑穀者,野草也,而生於朝,意者国亡乎?”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独念乞墦之辱,心实耻之,而必不得免者何居?意者或借闻见以为聪明,或藉耳目以为心腹歟!”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二少年,今日生矣,意者其雀跃返国,聚父母亲友作再生之华筵耶!”
(2).表示选择。是……还是……。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於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史记·孔子世家:“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汉书·文帝纪》:“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
《國語辭典》:春意  拼音:chūn yì
春天的景象。南朝梁。江淹〈卧疾怨别刘长史〉诗:「始怀未及叹,春意秋方惊。」宋。陈师道〈绝句〉二首之二:「丁宁语鸟传春意,白下门东第几家?」
《國語辭典》:如意  拼音:rú yì
1.称心、符合心中的意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观君丰格,功名不患无缘,但必须待尊阃天年之后,便得如意。」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一○折:「但得皆如意,两情称,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
2.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长柄,可如人心意,搔背部的痒,故称为「如意」。后世演变成一种象徵吉祥的陈设品,以金、玉等精致质料刻制,顶端多作灵芝形或云形,长柄微曲,可供赏玩。《聊斋志异。卷一○。葛巾》:「而室内并无昋奁,床头有水精如意,上结紫巾,芳洁可爱。」《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原来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也称为「不求人」、「搔背爬」。
3.唐武后的年号(西元692)。
《國語辭典》:古意  拼音:gǔ yì
1.古人的意趣。宋。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之三:「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2.怀旧之感。唐。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3.诗名。多讽咏前代故事,以寄寓其意。如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宋代苏轼的〈古意〉。
4.闽南方言。指忠厚老实。如:「这人真古意。」
《漢語大詞典》:圣意(聖意)
(1).圣人及其经典的意旨。后汉书·徐防传:“ 防 以‘五经’久远,圣意难明,宜为章句,以悟后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
(2).帝王的旨意。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钦若 曰:臣得以圣意喻 旦 ,宜无不可。”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臣奉旨集客,而 良祐 不至,是违圣意也。”《花月痕》第四六回:“还是 明经略 到京,慢慢的回转圣意,方得归结,救活了多少人。”
(3).谓神灵的启示。《汉书·儿宽传》:“六律五声,幽赞圣意,神乐四合,各有方象,以丞嘉祀,为万世则。”
《國語辭典》:留意  拼音:liú yì
注意、留心。《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文明小史》第三七回:「留意些,犯不著对几个明白道理的学生,生出疑忌的意思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