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9,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意外
注意
幽意
失意
意而
恩意
妄意
为意
厚意
满意
尽意
尽意
雪意
芳意
雅意
《國語辭典》:意外  拼音:yì wài
料想不到。《北史。卷四四。崔光传》:「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红楼梦》第五七回:「如今却是意外之奇缘,作成这门亲事。」
《國語辭典》:注意  拼音:zhù yì
1.关注留意。《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内中有位大学堂的总办周道台,他本是接杨道台的手,只因他办学堂办得不大顺手,尤注意这个差使。」
2.心理学上的选择性注意力,指个体对情境中的众多刺激,选择其中一个或一部分进行较深入处理之心理历程;获得注意的讯息,其处理速度较快,所得知觉经验亦较为鲜明。其他的注意力类别尚有集中注意力、分散式注意力与警觉注意力等。影响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的动机或需求、刺激本身的特徵等。
《漢語大詞典》:幽意
(1).幽深的思绪。 南朝 梁 江淹 《灯夜和殷长史》:“客子依永夜,寂寞幽意长。”
(2).幽闲的情趣。 唐 方干 《詹碏山居》诗:“无人会幽意,来往在烟霞。” 董必武 《挽陈毅同志》诗:“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國語辭典》:失意  拼音:shī yì
1.不如意、不得志。《汉书。卷七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盖宽饶》:「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2.意见冲突,不和睦。南朝宋。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唐。李朝威《柳毅传》:「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
《國語辭典》:意而  拼音:yì ér
1.古代贤士名。《庄子。大宗师》:「意而子见许由。」
2.燕子别名。元。伊世珍《琅嬛记》:「周穆王迎意而子居灵卑之宫,访以至道,后欲以为司徒。意而子愀然不悦,奋身化作玄鸟,飞入云中,故后人呼玄鸟为意而。」
《漢語大詞典》:恩意
情意,恩情。仪礼·聘礼“燕与羞,俶献无常数” 汉 郑玄 注:“《聘义》所谓时赐无常数,由恩意也。” 唐 韩愈 《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好乐后进,及门接引,皆有恩意。” 明 宋濂 《〈东轩集〉序》:“与人交,煦煦有恩意,君子贤之。”
分類:情意恩情
《漢語大詞典》:妄意
(1).臆测。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朱子语类卷八十:“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诗人之美刺,非古人之所作也。”
(2).妄想。 宋 苏辙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既挟策以干世,诚妄意於济时。”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家人惟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
(3).随意。 明 张鼐 《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
《漢語大詞典》:为意(爲意)
(1).犹言在意。庄子·天下:“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惟 孟明 自恃才勇,以为成功可必,恬不为意。”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陶潜 ﹞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
(2).作主张。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夹 河 五十餘州,或服或叛。更立、迭夺、废置、征伐、朝覲、赋入之宜,皆自为意。”
《國語辭典》:厚意  拼音:hòu yì
深厚的情意。《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还为吾谢界上亭长,勉思职事,有以自效,京兆不忘卿厚意。」《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昨承惠良马,深感厚意。」
分類:深厚情意
《國語辭典》:满意(滿意)  拼音:mǎn yì
1.符合心意。《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
2.满以为、料想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我满意你母亲到,可以住在这里;此刻七拉八扯的,我这里怎么住得下?」
《漢語大詞典》:尽意(儘意)
尽心,竭尽心意。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俺家儘意的奉承他,他的金银钱钞可也都使尽俺家里。”
《國語辭典》:尽意(盡意)  拼音:jìn yì
1.尽情的表达意见。《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尽量满足自己的心意,不受拘束。唐。元稹 遣春诗三首之一:「逢酒判身病,拈花尽意怜。」
《漢語大詞典》:雪意
(1).将欲下雪的景象。 宋 王安石 《欲雪》诗:“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 清 郑燮 《浪淘沙·江天暮雪》词:“雪意满 瀟 湘 ,天淡云黄。”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天色阴沉沉的竟有雪意。”
(2).犹寒意。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惟有酒能欺雪意,增豪气,直教耳热笙歌沸。”
(3).指高洁的情致。 宋 侯寘 《醉落魄》词:“夜阑火冷孤灯灭,雪意梅情,分付 漆园 蝶。”
《漢語大詞典》:芳意
(1).指春意。 唐 徐彦伯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诗:“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明 刘基 《即事》诗:“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2).对他人情意的美称。 唐 王贞白 《独芙蓉》诗:“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飞。”
《國語辭典》:雅意  拼音:yǎ yì
1.本意。《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望之雅意在本朝,远为郡守,内不自得。」
2.风雅之意。《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伐竹云梦,斩梓泗滨,然后极雅意,尽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