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8
词典
26
分类词汇
86
佛典
16
共128,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法尘
褪色
脑筋
迷懵
体系
心尺
昏倒
盗根
麻糊
有意识
洋化
遗识
派性
优越感
庸俗唯物主义
《漢語大詞典》:
法尘(法塵)
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
《楞严经》
卷一:“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
法苑珠林
》
卷八八:“意识独缘之境名曰法尘。” 宋
苏轼
《水陆法像赞·一切常住达摩耶众》
:“以意为根,是谓法尘。” 宋
洪迈
《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
》
:“空法尘,依佛智,莫过於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分類:
佛教语
六尘
产生
生意
意识
《國語辭典》:
褪色
拼音:
tùn sè
颜色脱落或变淡。如:「这些十年前的照片,早已发黄褪色了。」也作「退色」。
分類:
布匹
衣服
情景
颜色
意识
逐渐
本色
渐变
淡漠
消失
《國語辭典》:
脑筋(腦筋)
拼音:
nǎo jīn
1.脑神经。《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据外国大夫还说,恐怕囟门碰破,伤及脑筋。」
2.泛指思考力、记忆力等。如:「脑筋急转弯」。《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我想我们一个人脑子是顶要紧的,一切思想都从脑筋中出来。」
分類:
脑筋
思想
脑神经
思想意识
意识
思维
器官
思考
记忆
能力
《国语辞典》:
迷懵
拼音:
mí měng
糊里糊涂、意识不清。如:「像你这种迷懵含混的人,迟早会出事的。」
分类:
糊里糊涂
意识
不清
《國語辭典》:
体系(體系)
拼音:
tǐ xì
由许多要素构成,具有一定条理组合成的整体。如:「哲学体系」、「中庸的理论体系」。
分類:
体系
思想
意识
相联
联系
构成
整体
《国语辞典》:
心尺
拼音:
xīn chǐ
以主观意识作为评断的标准。如:「他常以自己的心尺,来论断别人的是非善恶。」
分类:
主观
意识
评断
标准
《国语辞典》:
昏倒
拼音:
hūn dǎo
失去意识而瘫倒。《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绍抱三子痛哭一场,不觉昏倒。」《
儒林外史
》第三回:「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
分类:
昏倒
失去
意识
《漢語大詞典》:
盗根(盜根)
比喻潜在的盗贼意识。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九山王
》
:“壤无其种者,虽溉不生;彼其杀狐之残,方寸已有盗根,故狐得长其萌而施之报。”
分類:
潜在
盗贼
意识
《国语辞典》:
麻糊
拼音:
má hú
1.迷迷糊糊,意识不清。如:「喝酒后一片麻糊,千万不可开车。」
2.随便、马虎。如:「上周来的新员工做事麻糊,不认真。」
分类:
随便
迷迷糊糊
马虎
意识
不清
《國語辭典》:
有意识(有意識)
拼音:
yǒu yì shì
有主观知觉的,有目的或计画的。如:「当救护车到场时,这位车祸的骑士仍有意识。」「这是一种有意识的举动。」
分類:
有意识
发于
主观
意识
故意
《國語辭典》:
洋化
拼音:
yáng huà
思想、习惯等深受西方国家影响而有模仿的倾向,称为「洋化」。
分類:
思想
意识
外国
影响
生活习惯
模仿
《漢語大詞典》:
遗识(遺識)
遗存的意识。佛教认为人死精神不灭,意识尚存。 唐
王维
《给事中窦绍为亡弟故驸马都尉于孝义寺浮图画西方阿弥陀变赞》
:“生因妄念,没有遗识。凭化而迁,转身不息。”
分類:
遗存
意识
佛教
为人
精神
不灭
《漢語大詞典》:
派性
站在某一派别的立场上,并为谋求或维护其派别利益而表现出的思想意识或言行等特性。
《花城》
1981年第5期:“看来,再忙也要坚持生活会,大家抛开职务、派性、敞开思想,像战争年代那样。”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
:“权力使人昏迷了;派性叫人发狂了。” 邓小平
《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现在闹派性已经严重地妨害我们的大局。”
分類:
一派
派别
立场
谋求
维护
利益
现出
思想
意识
言行
特性
《國語辭典》:
优越感(優越感)
拼音:
yōu yuè gǎn
心理上自觉超过他人。
分類:
为比
优胜
意识
《漢語大詞典》:
庸俗唯物主义
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取消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19世纪50年代流行于德国。有的提出物质、力和精神是同一个基本原理的不同表现。还有的提出精神性的能力是脑物质的分泌物。
分類:
意识
直接
归结
物质
质性
东西
哲学
学学
学说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