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摇摆不定(摇摆不定)  拼音:yáo bǎi bù dìng
1.来回摇荡、摆动不停。如:「小妹妹被摇摆不定的不倒翁逗得直咯咯大笑。」
2.意念或立场等游移、变动不确定。如:「政府的政策若摇摆不定,百姓将无所适从。」
《国语辞典》:一念坚贞(一念坚贞)  拼音:yī niàn jiān zhēn
意念坚定不变。《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这是个父母不肯许的,又有一个父母许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转来,一念坚贞,终成夫妇。」
分类:意念坚定
《国语辞典》:比手势(比手势)  拼音:bǐ shǒu shì
用手作出某些动作,藉以代替言语沟通意念。如:「他在二楼上比手势叫我上去呢!」也作「比手式」。
《国语辞典》:抽象派  拼音:chōu xiàng pài
一种美术画派。主张描写个人的主观意念与想像,将具体物像抽离的艺术表现方式。
《国语辞典》:版面设计(版面设计)  拼音:bǎn miàn shè jì
对于书报杂志等每一页进行设计,使得文字或图书能够适当分配而表达意念。
《国语辞典》:地域观念(地域观念)  拼音:dì yù guān niàn
对于某个土地区域的主观意念。如:「他的地域观念很强,即使有条件不错的工作机会都不肯离开家乡。」
《国语辞典》:野心狼  拼音:yě xīn láng
比喻对名利、权势或领土有贪图意念的人或国家。如:「这个野心狼不但占据了我们国家,还企图奴役我们人民。」
《国语辞典》:表意文字  拼音:biǎo yì wén zì
以符号来传达较抽象意念的词素文字。如古埃及文字、巴比伦楔形文字等。
《國語辭典》:神思恍惚  拼音:shén sī huǎng hū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红楼梦》第三二回:「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也作「神情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