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竦惧(竦懼)
(1).肃立惶恐。韩非子·主道:“明君无为於上,羣臣竦惧乎下。”
(2).恐惧。竦,通“ 悚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太戊 武丁 ,覩灾竦惧;祗承天戒,故其兴也。”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 刘孺人 即怒,节母负墻竦惧;节妇从容改为,以适厥指。”
《漢語大詞典》:惭慄(慚慄)
羞愧惶恐。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唐突盛筵,益增惭慄。” 宋 苏轼 《谢雪祝文》:“牲酒匪报,维以告絜,神食无愧,吏则惭慄。”
《漢語大詞典》:危骇(危駭)
惶恐惊骇。晋书·苻生载记:“宗室、勋旧、亲戚、忠良杀害略尽,王公在位者悉以疾告归,人情危骇,道路以目。”旧唐书·辛替否传:“当今疆埸危骇,仓廪空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四节:“ 窦建德 被阻不能前进,军心危骇,将帅以下都想回 洺州 。”
《漢語大詞典》:忻悚
喜悦与惶恐。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忻悚兼至。”
分類:喜悦惶恐
《漢語大詞典》:腼惧(靦懼)
惭愧惶恐。 唐 上官仪 《为太仆卿刘弘基请致仕表》:“久尸厚禄,靦惧在躬。”
《漢語大詞典》:祗竦
恭敬惶恐。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拜受祗竦,不知所裁。”
分類:恭敬惶恐
《漢語大詞典》:惶迫
惶恐着急。后汉书·朱晖传:“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鋹:“二月,师度 马逕 , 鋹 遣其右僕射 萧漼 奉表降。 漼 行, 鋹 惶迫,復令整兵拒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披沥上陈,惶迫待命。”
分類:惶恐着急
《漢語大詞典》:皇灼
惶恐焦急。 宋 王明清 《挥麈录》卷十一:“ 康国 始知为諫官,惊悵恐怖,脚蹙踏子飜空,灰火满地,皇灼而退。”
分類:惶恐焦急
《漢語大詞典》:悲悚
悲伤惶恐。《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乃至撤膳移寝,坐泣迁旦,神仪损耗,隔宿改容,奉瞻圣颜,谁不悲悚。”
《漢語大詞典》:惶窘
惶恐窘迫。《后汉书·邓骘传》:“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惶窘征营,昧死陈乞。”周书·晋荡公护传:“城中不意兵至,惶窘失图。” 鲁迅 《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女工很惶窘了,但终于很怕地回答:‘没有。’”
分類:惶恐窘迫
《漢語大詞典》:颡汗(顙汗)
额上冒汗。表示惭愧、惶恐。 宋 文同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诗之一:“冠带坐大暑,顙汗常涓涓。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明 方孝孺 《吴氏二贤母哀辞》:“彼何人兮艳妇,夫尸在牀兮笑言詡詡,倾人宗兮殞人祀,地下逢之兮顙汗犹泚。”参见“ 顙泚 ”。
分類:惭愧惶恐
《漢語大詞典》:颡泚(顙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视。” 赵岐 注:“顙,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慙,故汗泚泚然出於额。”后因以“顙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隆友道》:“岂其英爽,犹累形躯,同时之人,能不顙泚。”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闻之犹鼻酸,见者宜顙泚。”
《漢語大詞典》:惕汗
惶恐而汗出。 唐 沈亚之 《与福州使主徐中丞第一书》:“伏维俯赐终笔,书辞再陈,无任惕汗,谨再拜。”
分類:惶恐
《漢語大詞典》:惶促
惶恐拘谨。后汉书·郑兴传:“今陛下高明而羣臣惶促,宜留恩柔剋之政,垂意《洪范》之法,博採广谋,纳羣下之策。”
分類:惶恐拘谨
《漢語大詞典》:惶惭(惶慚)
惶恐羞惭。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安石遇人谈文》:“有一客徐谓曰:‘尔知书乎?’公但唯唯。復问‘君何姓?’拱手而答曰:‘ 安石 姓 王 。’众宾惶惭,遽谢而退。”
分類:惶恐羞惭
《漢語大詞典》:悸悸
(1).下垂貌。《诗·卫风·芄兰》“垂带悸兮” 毛 传:“垂其绅带,悸悸然有节度。” 陆德明 释文:“悸兮,垂貌。”
(2).惶恐貌。 唐 杜甫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五:“内则拳拳然事亲如有闕,外则悸悸然求贤如不及。” 唐 孙樵 《出蜀赋》:“心悸悸而程不敢逸兮,徒憭慄而兴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