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悼慄
亦作“ 悼栗 ”。 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分類:惊恐战栗
《漢語大詞典》:惊悔(驚悔)
惊恐悔恨。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王权射鹊》:“登木视之,一鹊中目,宛转巢内即死, 权 惊悔,拔佩刀碎其弩。”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一人引满射狼,乃误中番妇,倒掷堕山下,众方惊悔。”
分類:惊恐悔恨
《漢語大詞典》:危睇
俯视而感到惊恐。 唐 温庭筠 《登李羽士东楼》诗:“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分類:俯视惊恐
《漢語大詞典》:駾喙
形容惊恐逃窜而极度疲困。语出诗·大雅·緜:“ 混夷 駾矣,维其喙矣。” 毛 传:“駾,突。喙,困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卒駾喙喘息而不敢復厥。”
《漢語大詞典》:忪忪
惊恐不安貌。《魏书·恩倖传·王叡》:“巖巖廊署,无不遇之士;忪忪惸独,荷酒帛之恩。”
分類:惊恐不安
《漢語大詞典》:震駴
震惊恐惧。駴,同“ 骇 ”。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然不一揃刈,不足令震駴。” 清 曾国藩 《刘母谭孺人墓志铭》:“烽火达於 淮 徐 ,天下震駴。” 清 薛福成 《中兴叙略上》:“全局岌岌,天下震駴。”参见“ 震骇 ”。
《國語辭典》:震骇(震駭)  拼音:zhèn hài
震惊惧怕。《大宋宣和遗事。利集》:「遂致盗贼舚起,夷狄动华,宗庙神灵,为之震骇。」
分類:惊惧
《國語辭典》:振慑(振慴)  拼音:zhèn zhé
震惊惧怕。《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漢語大詞典》:悲悸
谓声音悲伤得令人惊恐。 柳残阳 《断肠花》第三一章:“其声悲悸,荡人魂魄。”
《漢語大詞典》:欢惊
1.喧哗惊恐。
分類:喧哗惊恐
《漢語大詞典》:皇急
惊恐急迫。皇,通“ 惶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 青娥 知之,中情皇急,阴使腹心者风示媪。”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 萧日曂 ﹞起觅肝,已失所在,皇急,袒视划处,血竟不流。”
分類:惊恐急迫
《漢語大詞典》:惊惨(驚慘)
惊恐悲伤。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大录为犬》:“ 秀州 华亭 县吏 陈生 ……既死,梦于家人曰:‘我已在 湖州 显山寺 为犬矣。’家人惊惨,奔诣寺省问。”
分類:惊恐悲伤
《漢語大詞典》:皇迫
惊恐急遽。皇,通“ 惶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毕孺人:“翰林检讨 王象节 病危,妻 毕氏 ,皇迫自縊。”
分類:惊恐急遽
《漢語大詞典》:颤悸(顫悸)
因惊恐而颤抖。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水阳陆医》:“须臾大叫,痛不可忍,自床颤悸坠地。”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一章:“不由得浑身颤悸着,恐惧又无力地说。”
分類:惊恐颤抖
《漢語大詞典》:惕号(惕號)
惊恐呼号。易·夬:“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王弼 注:“虽有惕惧号呼,莫夜有戎,不忧不惑,故勿恤也。”
《漢語大詞典》:惨惶(慘惶)
悲伤惊恐。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今又见他如此举动,满面惨惶,更加不忍。”
分類:悲伤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