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逶迤(逶迆) 拼音:wēi yí
斜行的样子。《增广字学举隅。卷三。韵辨辑略》:「逶迤,斜行貌。」
《國語辭典》:逶迤 拼音:wēi yí
《國語辭典》:套子 拼音:tào zi
1.圈套,计谋。《西游记》第二七回:「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吴公子是惯家,这些套子,怎地瞒得。」
2.日常应酬的习惯语。后引申指固定的格式。清。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学选诗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则语新而句奇。」《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是没趣儿。』」也作「套语」。
3.做成一定形状,罩在物体外面的物件。如:「这是谁的雨伞套子掉在地上?」
4.棉衣、棉被里的棉絮。如:「棉花套子」。
5.武术对招的成套动作。
2.日常应酬的习惯语。后引申指固定的格式。清。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学选诗不免乎套子,去套子则语新而句奇。」《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是没趣儿。』」也作「套语」。
3.做成一定形状,罩在物体外面的物件。如:「这是谁的雨伞套子掉在地上?」
4.棉衣、棉被里的棉絮。如:「棉花套子」。
5.武术对招的成套动作。
《國語辭典》:本事 拼音:běn shì
1.诗词或戏剧中的故事,或所依据的事实。
2.事情的经过、原委。《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
3.长诗或剧本的情节大意。如弥尔顿(Milton)在长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的每一卷前,都加上本事。
4.歌曲名。黄自作曲,卢冀野作词,曲调悠柔,词义典雅。
2.事情的经过、原委。《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
3.长诗或剧本的情节大意。如弥尔顿(Milton)在长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的每一卷前,都加上本事。
4.歌曲名。黄自作曲,卢冀野作词,曲调悠柔,词义典雅。
《國語辭典》:本事 拼音:běn shi
才力、本领、技能。《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虞候道:『小娘子有甚本事?』待诏说出女孩儿一件本事来,……原来这女儿会绣作。」《文明小史》第二五回:「那先生姓缪,是在江阴书院里肄业的人才,颇有几分本事。」
《國語辭典》:关子(關子) 拼音:guān zi
1.南宋的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都市钱会》:「贾秋壑为相日,变法增造金银关子,以十八界三贯准一贯关子。」《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2.宋朝宣和年间时,出入宫禁的执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
3.役卒。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驿乾净。」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儿我可以卖个关子了!这个枪是广西省特产的,琼州也有,是一种藤,他的颜色很像伽南,不过纹理不同。」
2.宋朝宣和年间时,出入宫禁的执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
3.役卒。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驿乾净。」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儿我可以卖个关子了!这个枪是广西省特产的,琼州也有,是一种藤,他的颜色很像伽南,不过纹理不同。」
《漢語大詞典》:注籍(註籍)
(1).记录之簿册。《后汉书·杨赐传》:“后帝徙 南宫 ,閲録故事,得 赐 所上 张角 奏及前侍讲注籍,乃感悟。” 李贤 注:“所注之籍録。”
(2).指登记入册。《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东境役苦,百姓多注籍诈病,遣外医巫,在所检占诸属名,并取病身。”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3).古代朝臣受弹劾,情节较重者,在家听候处理。同时在家门上贴“注籍”两字,以避免与人往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他没有看见首辅 薛国观 ,明白他是因为受了弹劾,‘注籍’在家。”
谓登录在册,在家听授官职。 明 许誉卿 《科臣被言咆哮等事疏》:“先是举行枚卜,臣病,註籍兼旬,始终不闻会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明 时,羣僚被劾者,自衙归私宅,则下轿帘以障之,于门揭註籍二字,闭门以待命。”
(2).指登记入册。《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又东境役苦,百姓多注籍诈病,遣外医巫,在所检占诸属名,并取病身。”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3).古代朝臣受弹劾,情节较重者,在家听候处理。同时在家门上贴“注籍”两字,以避免与人往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他没有看见首辅 薛国观 ,明白他是因为受了弹劾,‘注籍’在家。”
谓登录在册,在家听授官职。 明 许誉卿 《科臣被言咆哮等事疏》:“先是举行枚卜,臣病,註籍兼旬,始终不闻会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明 时,羣僚被劾者,自衙归私宅,则下轿帘以障之,于门揭註籍二字,闭门以待命。”
《漢語大詞典》:节末(節末)
情节本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心头小人》:“ 安丘 明经 张某 当昼寝,忽一小人自心头出,身才半尺许,儒衣儒冠,如伶人结束。唱崑曲,音节殊可听,説白、自道名贯,一与己合,所唱节末,皆其平生所经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