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睹物生情  拼音:dǔ wù shēng qíng
看到某些事物、景物而涌生情感。如:「她一看到音乐盒,就会睹物生情,怀念她俩过去的美好时光。」
分类:景物情感
《国语辞典》:睹物兴情(睹物兴情)  拼音:dǔ wù xīng qíng
看到某些事物、景物而激起某种情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国语辞典》:内心戏(内心戏)  拼音:nèi xīn xì
戏剧表演中,由演员表达角色心中情感的戏。如:「这位演员擅长内心戏,把女主角的无助、悲苦演得入木三分。」
《国语辞典》:拟人法(拟人法)  拼音:nǐ rén fǎ
一种修辞的方法。是以人类的性格、情感,赋予人以外的其他事物。如远山含笑。
《国语辞典》:联谊会(联谊会)  拼音:lián yì huì
以联络情感为宗旨而召开的聚会或成立的组织。如:「毕业生联谊会」。
《国语辞典》:外面情  拼音:wài miàn qíng
表面佯装而非发自内心的情感。《红楼梦》第八八回:「那秋桐本来不顺凤姐,后来贾琏因尤二姐之事不大爱惜他了,凤姐又笼络他,如今倒也安静,只是心里比平儿差多了,外面情儿。」
《国语辞典》:土风舞(土风舞)  拼音:tǔ fēng wǔ
一种民间自然表露情感所形成的舞蹈。开始于欧洲中世纪时。有其特有的风土习俗与民族性格,舞步简单,适合男女老少。
《国语辞典》:性教育  拼音:xìng jiào yù
有关性的教育,主要是探讨性的知识、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的教育历程。
《国语辞典》:抒情文  拼音:shū qíng wén
文体名。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文章。
《國語辭典》:忽冷忽热(忽冷忽熱)  拼音:hū lěng hū rè
1.温度忽高忽低。如:「近来天气忽冷忽热,感冒的人因此遽增。」
2.对人的态度时而冷淡,时而热络。《红楼梦》第八九回:「宝玉近来说话半吐半吞,忽冷忽热,也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漢語大詞典》:极情纵欲(極情縱欲)
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 清 方苞 《又书礼书序后》:“至 秦 有天下,遂杂采六国之仪,而尽废三代之礼,盖将极情纵欲,凡势力之所能逞则恣焉。”
《漢語大詞典》: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观点、情感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意志。国际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漢語大詞典》:道德品质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影响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在中国学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等优良品质。
《漢語大詞典》:道德意识
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漢語大詞典》:讫情尽意(訖情盡意)
谓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是则天地之威,不可经日浹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