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商量细细
 
流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七首〉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國語辭典》:恰恰  拼音:qià qià
1.恰巧、刚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谁知恰恰选在衢州?以致夫妻两个失散了五年,重得在他方相会。」《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是我这人,与世人性情不同,恰恰的是曹操一个反面。」
2.融合。宋。陈造 春寒诗四首之三:「小杏惜香春恰恰,新杨弄影午疏疏。」
3.拟声词。形容鸟鸣声。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一种舞蹈。为英语cha cha的音译。起源于拉丁美洲,由墨西哥土风舞蜕变而来。舞曲节拍是四分之四或二分之二拍,节奏可快可慢,每两小节有恰恰恰的伴唱声。
《漢語大詞典》:尖恰恰
形容尖而巧。 元 刘致 《红绣鞋·鞋杯》曲:“帮儿瘦弓弓地娇小,底儿尖恰恰地妖嬈。”
《漢語大詞典》:肯分
恰恰;凑巧。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谁想 朱买臣 得了官,肯分的除授在俺这 会稽郡 做太守。”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可怎生便无一画儿错,两箇字肯分的都一般大小。” 元 马致远 《寿阳曲·洞庭秋月》曲:“金莲肯分迭半折,瘦厌厌柳腰一捻。” 明 陈大声《北石榴花·冬闺怨别》套曲:“猛然间拈起香罗帕,肯分的绣一朶并头花。”
分類:恰恰凑巧
《漢語大詞典》:端端
(1).端正;不倾斜。鹖冠子·泰鸿:“夫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有也録録,至其成形端端王王。” 陆佃 解:“端端,倾倾之反。”引申为纯正。 汉 王充 论衡·诘术:“端端之日有十邪,而将一有十名也?”隋书·地理志中:“ 兗州 盖取 沇水 为名,亦曰 兗 ,兗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
(2).庄重。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某公端端,醉后见疏狂,殆真狂者。”
(3).刚刚;恰恰。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真是太不凑巧,端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走到东门大桥,他的话便被国王听到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他在土围墙的壑口,端端碰上在墙外听声的 姚士杰 。”
《國語辭典》:适得其反(適得其反)  拼音:shì dé qí fǎn
结果与原先的期望恰好相反。如:「他这样任性而为,只会适得其反,得不到大家的谅解。」
《國語辭典》:上不上,下不下  拼音:shàng bù shàng,xià bù xià
处境尴尬,进退两难。《新唐书。卷二一○。藩镇魏博传。田承嗣传》:「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诛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金瓶梅》第一七回:「娘子早时对我说,不然进入他家,如飞蛾投火一般,坑你上不上,下不下,那时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