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建昌南城人,字性学。初长明道书院,世祖征为国子助教,改扬州儒学正,上书言叶李之罪,诏为江阴路教授,以旌直言。淦为文闳密深厚,博通星官浮屠道士百家之言。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临川人。
皇元风雅
临川人
朱同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7—1365 【介绍】: 元义乌人,字性与。从许谦学。应试不利,遂漫游四方,至京师,授经于越王府,久之思南归,檄补广东宪府掾,不赴,辟为两淮屯府幕属,未数月,谢去。隐丹溪之滨,从学者众,称裕轩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2—? 【介绍】: 元明间浙江余姚人,字性常,一字德常。善识鉴,有文武才。洪武四年,因刘基荐至京师。太祖策以治道,擢兵部郎中。潮州民变,以广东参议往劝谕,归途为海盗曹真劫持,请为其帅,不从而死。
张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抚州路金溪人。顺帝至正十年领乡荐。任太和州学正。有《杜律注》二卷(误题虞集撰),注杜甫七律诗一百四十九首。
董养性 朝代:元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河间乐陵人,字迈公。顺帝至正中,尝官昭化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终于家。有《周易订疑》、《高闲云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绍兴馀姚人,字彦德。明《春秋》学。诗文严整有法度。顺帝至正间以乡荐为嘉定儒学经师。有《彦德集》。
元诗选
性字彦德,会稽馀姚人。明《春秋》学,幼从黄侍讲溍游,故其诗文严整有法度。领至正乡荐,嘉定儒学聘为经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婺州人,字性传。戚绍子。少服家训,弱冠师事王元章。年几五十,举为东阳县学教谕,迁绍兴和靖书院山长,改信州道一书院。后侨居永康太平。

人物简介

皇明名僧辑略
小参 灵隐入院至晚小参。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是故达摩大师十万里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谓之教外别传。于是二祖求个安心法门。师云将心来与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师云与汝安心竟。冬瓜印子一印印定了也。然师资契会。千载难逢。山僧今夜小参。禅客问话。现前一众。坐立俨然。岂不是时节因缘。时节因缘既尔。毕竟佛性义在什么处。莫是在觅心了不可得处么。莫是在与汝安心竟处么。若道在觅心了不可得处。是埋没二祖。若道与汝安心竟处。是辜负大师。到这里不可容易。直须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未明明取。未见见取。若也明见不了。缁素不分。一生只成得个颟顸佛性。儱侗真如。这般汉。腊月三十日到来。手忙脚乱。如个落汤螃蟹相似。无人替汝。光阴迅速。各自勉旃。复说偈曰。年登六十一春秋。只合投间待死休。不料业风吹到此。又同衲子结冤雠。 浴佛上堂。举药山俨禅师因遵布衲作殿主。浴佛次。山问汝祇浴得这个。还浴得那个么。遵云把将那个来。山休去。师云。者一个。那一个。一一从头都浴过。药山布衲谩商量。仔细看来成话堕。成话堕。转誵讹。拍禅床云。武林春已老。台榭绿阴多。 佛诞上堂。举世尊才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真成大人相不是小儿嬉。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死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要作老胡种族。直须恁么始得。法昌云。好一棒。太迟生。未离兜率。脚根下便与一锥。岂到今日。虽然如是。大似贼过后张弓。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黄面老子故是末上卖俏。似乎旁若无人。云门法昌虽则见义勇为。争奈剑去久矣。尔方刻舟。以主杖画一画召众云。还会么。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栏杆。 碧峰和尚阇维。奠茶。五台山拾得来。诚非凡种。关西子没头脑。却是灵根。惟兹一味清茶。荡涤众生热恼。只如则川抛下茶篮。仰山撼动茶树。毕竟明甚么边事。度盏云。踏翻生死海。靠倒涅槃城。 龙山次韵 龙山吾兄瘦无肉。度量汪汪几千斛。看他小小现神通。弹指遍游诸佛国。枯禅久甘藜藿肠。节身不在餐枫香。顶𩕳一著超言义。二三四七空抟量。从古风颠称普化。格外玄机未为蹉。等閒打出觔斗来。传得师真能几个。而今痛自韬其光。卧云深处开岩房。是非荣辱我何有。二时粥饭还如常。 乳虎已有食牛气。况是亲从道场至。入门未辨主与宾。辄问西来祖师意。水之冰也蓝之青。当阳哮吼人皆惊。豁开自己神通藏。剖破微尘出大经。永嘉作歌唯證道。凡圣两途俱净扫。曹溪一宿归去来。珊瑚枝上日皓皓。 净慈次韵 十里平湖一镜开。六桥险峻滑如苔。直饶不滞程途者。到此依然吃跌回。 行实 师讳慧明。字性原。别号幻隐。生于元。父项。母陈氏。七岁发疽。忽失所在。求得之。则曰四童子舁我至此。识者知师为天神所祐矣。未几出家。后谒竺元道公于仙居紫箨山。又谒径山元叟端公。端问东岭来。西岭来。师指草鞋曰。此是三文钱买得。端曰。未在。更道。师曰。某甲只如此。和尚作么生。端云。念汝远来。放汝三十棒。师乃悟其旨。久之。遂罄底蕴。曰才涉思惟。皆为剩法。洪武十九年示寂。寿六十九。夏五十八。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慧明。字性原。别号幻隐。台之黄岩项氏子。母陈氏。七岁患疽。几死置床上。忽不见。已而求得之。问其故。曰。顷睡中。有四童子。舁至此。识者。知师为天神所祐矣。既长。不甘处俗。往依温之宝冠东山鲁公出家。谒竺元道公于仙居紫箨山。咨问心要。不大省发。去参径山元叟。叟问。东岭来西岭来。指草鞋对曰。此是三文钱买得。叟曰。未在更道。师曰。某甲只如此。和尚如何。叟曰。念汝远来。放汝三十棒。师乃悟其旨。久之。遂罄底蕴。执侍掌藏钥。未几。出世邺之五峰。迁金峨。洪武五年。与泐季潭。同奉诏入京。季潭被旨住天界。延师居第一座。提纲举要。得表率丛林体。俄而补金山。十一年升住灵隐。学徒坌集。宗道大振。师始至。经画大雄殿。仅一载而落成。巍然山峙。尝室中垂语曰。莲华峰。被蜉蝣食却半边。为何不知。又云。冷泉亭吞却壑雷亭即不问。南高峰与北高峰斗额。是第几机。罕有契之者。住灵隐十周寒暑。无何寺火无孑遗。逮捕。或劝师早自为计。师不顾。怡然诣有司。未鞫。即庑下说偈。端坐而逝。寿六十九也。
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讳慧朗。字性原。别号幻隐。生于元世台州府之黄岩县项宅。母陈氏。七岁患疽几死。置床上。忽不见。已而求得之。问其故。曰。顷睡中有四童子舁至此。无他也。翌日疽愈。识者已知师为天神所祐矣。既长。不甘处俗。乃往依永嘉乐清宝冠寺鲁山东公出家。后诣径山。参元叟端公。端云。东岭来。西岭来。师指草鞋云。此是三文钱买得。端云。未在。更道。师云。某甲只恁么。未审和尚作么生。端云。念汝远来。放汝三十棒。师乃悟其旨。久之究尽底蕴。既而出世鄞之五峰。 皇明洪武五年。 诏建佛会于钟山。召高行沙门。师与季潭泐公与焉。后住灵隐。逮十寒暑。无何。遭无妄之灾。逮捕。或劝师早自为计。师不顾。怡然诣所司。未鞠即庑下说偈。端坐而逝。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
禅师。出夏氏。台州黄岩人也。讳慧明。字性原。居家不治生产。日游僧寺。父兄以不才子目之。父卒。明益无赖。尝贷餐亲里姑舅之家。或得斗米百钱归。又作饭僧佛事。俄有长耳黄面病僧之门乞食于明。明目碗羹施之。复乞。明踌躇答曰。柰我无有何。病僧曰。无有亦须施我。明莫知其意。病僧指明内灶曰。那是甚么。明回视。失僧所在。明乃大惊。即走乐清。依宝冠沙门。斩其发焉。每遇禅者。则虚己请问。或有闻即拜下风。久经岁月。而知有此事。即腰包行脚。上双径见元叟。叟曰。东岭来。西岭来。明指草鞋曰。三文钱买的。曰。未在更道。对曰。慧明只恁么。和尚作么生。叟曰。念你新到。放你三十棒。明退参。三月方罄其旨。久之。出世宁波五峰寺。明既莅师首。以身先众。间有憍懦不振者。明亦委致起之。凡垂机即宿。倔𠎦者。为之失色。于是。湖江笑称五峰门庭。为曝腮处。洪武间。诏明主钟山法会。而天镜净。璧峰金。季潭泐。皆与焉。内翰宋危诸公。尝问道于诸禅师。一日间咨国事。有答曰。扫腥膻。建礼乐。万代一时也。复何虑焉。明曰。不然。礼乐有三代之隔。人心无夷夏之分。敬天惧人。思危防安。天下平矣。诸公悦服。高帝闻明答语。以为有王佐略。欲留居都中。时辞还山。景濂宋公。疏明居灵隐。明不就。乃荐同门天镜净禅师。明还山日。邻寺故老相讯。明乃萧然布衲藤杖而已。或问大内隆遇典故。明缄口无一语。惟审山问岁节节俱至。明退居。无何而灵隐天镜。被流言坐忤时。流徙陕西。道经宝应。夜宿宁国寺。端坐而殁。以故灵隐席虚。师僧皆散。诸方不肯应。复请明。明叹曰。时哉时哉。不可避乎。明既任灵隐。年虽迈。接纳无少倦。尝垂问曰。莲花峰。被蜉蝣食却半边。因甚不知。僧进语曰。不哑。不聋。不作阿家翁。明喜之。又问曰。冷泉亭吞却壑雷亭即不问。南高峰与北高峰斗额。是第几机。又僧进语曰。和尚今日放参。明亦喜之。于是。禅子蚁从。元叟家声。复大振。阐提阴嫉之。明又被议逮捕。或劝明引去。明怒曰。潜形苟免。岂道人所为乎。适浴佛。明上堂曰。者一个。那一个。一一从头俱浴过。药山布衲谩商量。仔细看来成话堕。成话堕将誵讹。拍禅床曰。武林春色老。台榭绿阴多。下座。直诣法司。从者如云。有感泣愿以身代。未鞠。明跏趺庑下。为众说偈。忽入灭。天立变瞑。雷雨暴作。拔木飘瓦。吏司惧而释之。丛席无恙。时洪武十九年也。嗣明法者。正庵訚上座。訚有劲操。晚以衣拂授月江净。净主径山。大廓性原之风。殁时有偈曰。祖师门下客。开口论无生。老我百不会。日午打三更。 赞曰。南黄龙坐事抵狱。两月得释。皮骨仅存。真点胸迎于途。不自知泣下。南公吒之。明净二尊宿。不知狱吏之贵。而冷处抽身。可谓矍铄矣。呜呼。风波亦丛林时所有也。标格如此。足验生平。然际时能表里叶赞。乃愿力也。岂偶然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名复初,以字行。洪武三十年进士。授行人司副,累官翰林检讨。工书。太祖令中书书于御前,他人皆颤不能笔,独性善动止安详,字画端好,为帝所赏。建文初擢礼部侍郎。燕王起兵,改副都御史,监军灵璧,战败被执。后纵还,朝服跃马入河死。后谥忠节。
维基
陈性善(?—1402年),名复初,以字行。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属绍兴市)。明朝初年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忠于建文帝,靖难之变时兵败被俘,获释后自尽。洪武乡试,以春秋中式经魁。洪武三十年(1397年),登春榜三甲第二名进士,授官行人司司副,迁翰林院检讨。建文年间,升任礼部侍郎。燕王起兵反,号称靖难,陈性善改任副都御史监军。官军在灵璧战败,性善与大理丞彭与明、钦天监副刘伯完等皆被俘。不久,悉数得到释放。性善道:“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朝服跃马入河自尽。燕王入京师,下诏追戮性善,并遣其家人戍边。。安宗时,追谥忠节。
王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天性。洪武末累官佥都御史。坐事贬刑部郎中。建文中官至浙江按察使。成祖即位,遣使召见。誓不赴,自焚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师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刚直名。后补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荐,乃避居山阴,更名悦。其从弟仕于朝者,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元诗选
性之,字友初,尚书师泰族子也。元季以冑子除簿尉,后补闽理官。明洪武初,徵录师泰后,大臣以性之荐。性之避居越之山阴,更名悦。从兄弟同仕于朝,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曰贞晦,以世家宣城之南湖,因号「南湖先生」,有南湖集藏于家。弘治间,六世孙吏部员外郎钦出示李少师东阳,少师称其诗清新可传,为删去什之一,付钦刊刻行世。钱唐田参议汝成谓友初诗才清丽,但纤浓乏骨。其《湖上春归》、《吴山游女》、《送戴伯贞还广西》诸诗,叙事委曲而感慨系之,出诸作之上。今其集中如「游鱼出没不多个,白鸟往来时一双。」「洞箫吹彻声如缕,钓艇归来小似梭。」「叱拨稳驮夷女醉,猩红新染毳袍深。」「云将雨意惊秋早,雁带边声入座遥。」「苍梧山暝云连树,青草湖春水拍天。」「乌藤拄杖扶来瘦,绛色轻袍制得方。」「晴云接地深遮屋,春水穿船直到门。」亦多杰出之句也。
黄性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性初,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进士出身。洪武十八年,登乙丑科殿试二甲第三十七名,后官至吏科给事中,出任惠州府推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子理,人称罗先生。洪武初举于乡,授德安同知,有善政。秩满赴京,坐事谪戍西安。学问渊博,时各地儒生在西安者数十人,吴人邹奕谓合吾辈所读书,不过罗先生之半。年七十卒。
潘存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潘存性,浙江馀姚人,进士出身。洪武十八年,登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