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躁扰(躁擾)
(1).急躁好动。汉书·食货志下:“ 莽 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 曳莽 性躁扰,轻用兵,与 拔灼 不协。”
(2).没有规则地乱动。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坏病:“久则讝语,甚者至噦,手足躁扰,捻衣摸床。”
(3).纠缠;缠扰。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王豹君侍郎六十寿叙》:“ 梦卿 不坐而去,余强卸其衣冠,又托数友强挽之,躁扰三小时。”
《漢語大詞典》:奈心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奈,通“ 耐 ”。《水浒传》第四三回:“奈心坐一坐,我去寻水来你吃。”
《國語辭典》:气急(氣急)  拼音:qì jí
1.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资治通鉴。卷一六二。梁纪十八。武帝太清三年》:「被围既久,人多身肿气急,死者什八九。」《水浒传》第二○回:「只见一个大汉,……走得汗雨通流,气急喘促。」
2.形容生气到极点而脾气暴烈。《红楼梦》第八○回:「后来金桂气急,甚至于骂,再至于打。」《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他越打,那马走得越慢,又走了几十步,把他气急了,一跳跳下马来。」
《國語辭典》:急性  拼音:jí xìng
1.急躁的性情。《水浒传》第四八回:「秦明是个急性的人,更兼祝家庄捉了他徒弟黄信,正没好气,拍马飞起狼牙棍,便来直取祝龙。」
2.紧急的性质。如:「急性胃炎」、「急性肾衰竭」。
《國語辭典》:烦躁(煩躁)  拼音:fán zào
1.烦心焦躁。《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身上暖烘烘,十分烦躁,起来脱去了一件衣服。」
2.令人烦闷急躁。《儒林外史》第一回:「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
《國語辭典》:耐心  拼音:nài xīn
心情平和不厌烦、不急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非肃不荐足下,奈吴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文明小史》第七回:「况且兄弟素性好做事情,等到出了事情,要学他人袖手旁观,那是万万没有这种好耐心。」
《國語辭典》:左倾(左傾)  拼音:zuǒ qīng
1.向左倾斜。如:「这张椅子有点左倾,小心别跌倒!」
2.思想偏激,倾向于左派。如:「左倾分子」。
《漢語大詞典》:浅躁(淺躁)
轻浮急躁。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张耳》:“ 陈餘 浅躁,不及 张耳 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分類:轻浮急躁
《漢語大詞典》:性大
脾气大,性情急躁。 元 乔吉 《两世因缘》第三折:“怎么性大便杀,他有罪呵,御阶前吃几金瓜,他掌着百十万军权柄把。”
《漢語大詞典》:躁率
急躁轻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 杨仲嗣 躁率,谓之热鏊上猢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至於保举有司,若不考其实验而但録其才,则轻浮躁率、挪移科歛之弊即出其中。” 蔡东藩 《明史通俗演义》第三九回:“ 益 又说是相机而行,幸勿躁率。”
《国语辞典》:著急  拼音:zhāo jí
焦虑、急躁。《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到底是件甚么事?兄弟可作速细细写来与我,我不著急就是了。」《红楼梦》第二○回:「头一回自己赢了,心中十分欢喜。后来接连输了几盘,便有些著急。」
《國語辭典》:奈烦(奈煩)  拼音:nài fán
1.忍受麻烦。《水浒传》第三回:「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也作「耐烦」。
2.麻烦、讨厌。《西游记》第二九回:「奈烦哩!放他去便罢,又管他甚么后门前门哩。」《金瓶梅》第三九回:「奈烦!自恁请你来陪我坐坐,又干这营生做什么?」
《漢語大詞典》:躁忿
急躁易怒。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其赋性躁忿浮戾,举无其比。” 宋 范祖禹 《论宦官》:“ 宪宗 服金丹躁忿,为 陈洪志 所弑。”宋史·刑法志二:“及 彦博 致仕, 及甫 自权侍郎以修撰守郡。母丧除,与 恕 书请补外,因为躁忿詆毁之辞。”
分類:急躁躁易
《漢語大詞典》:忿躁
忿怒急躁。新五代史·梁臣传·敬翔:“﹝ 梁太祖 ﹞归而忿躁,杀 唐 大臣几尽。”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诀论》:“神仙至术,有不可学者:一忿躁,二阴险,三贪慾。”
分類:忿怒急躁
《國語辭典》:峭急  拼音:qiào jí
孤僻急躁。《三国志。卷五六。吴书。朱治传》:「性峭急,喜怒快意。」《宋书。卷六○。王准之传》:「性峭急,颇失缙绅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