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踌论
沈音
打诃
前思后想
佛类词典
非思量底
思量
思量识
思量能变识
《漢語大詞典》:踌论(躊論)
方言。反复思量。《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腹中虽如此踌论,却是説不出的话。”
《漢語大詞典》:沈音
亦作“沉音”。 沉吟。思量,考虑。白雪遗音·马头调·又是想来:“又是想来又是恨,自己沉音,一片假意,哄奴到如今。”白雪遗音·秋蝉鸣窗:“秋蝉鸣窗忧人坐,沉音无语,心烦罗琐。”红楼梦第三八回:“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参见“ 沉吟 ”。
《國語辭典》:沉吟  拼音:chén yín
1.迟疑、犹豫。《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隗嚣》:「邯得书,沉吟十馀日,乃谢士众,归命洛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李方哥见程朝奉要收拾起银子,便呆著不开口,尽有些沉吟不舍之意。」
2.深思。汉。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西游记》第一四回:「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
3.低声吟咏。唐。杜甫〈寒夜溪行舟中作〉诗:「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4.沉重。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小姐病转沈吟,待我扶他消遣。」
《漢語大詞典》:打诃
徘徊,思量。
分類:徘徊思量
《國語辭典》:前思后想(前思後想)  拼音:qián sī hòu xiǎng
再三思量考虑。《镜花缘》第六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正在前思后想,一筹莫展的时候,忽见九姨太的一个贴身大丫头进房有事。」
非思量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教家谓为无分别,禅家谓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念也,是为坐禅之要术。普劝坐禅仪曰:「兀兀坐定,思量个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禅之要术也。」
思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思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能变识第二之名。(参见:三能变)
思量能变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第七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