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叹思(歎思)
赞叹思念。 汉 王充 论衡·佚文:“夫叹思其人与喜称万岁,岂可空为哉?”
分類:赞叹思念
《漢語大詞典》:托思
寄托思念。
《漢語大詞典》:伊思
思念,缅怀。 汉 王褒 《九怀·尊嘉》:“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 王逸 注:“惟念前世诸贤俊也。”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临此洪渚,伊思 梁 岷 。”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讌曲水作诗》:“伊思 镐 饮,每惟 洛 宴。”
分類:思念缅怀
《漢語大詞典》:驰结(馳結)
书信用语。表示对对方思念情切。 隋炀帝 《与释智顗书》之十二:“弟子总持和南, 东林山寺 使至,逮八月八日诲,用慰驰结。”
《漢語大詞典》:鸣铗(鳴鋏)
鸣剑。比喻别后的殷切思念。 明 夏完淳 《春雪怀不识》诗:“中夜倚鸣鋏,能无达人叹。”参见“ 剑鸣 ”。
分類:殷切思念
《漢語大詞典》:剑鸣(劍鳴)
传说 楚王 命 莫邪 铸双剑,剑成, 莫邪 留其雄,而以雌献 楚王 。雌剑在匣中常悲鸣。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之六即咏此传说:“双剑将离别,先在匣中鸣。烟雨交将夕,从此忽分形。雌沉 吴 江里,雄飞入 楚 城。”后以“孤剑鸣”喻别后思念之切。 唐 钱起 《适楚次徐城》诗:“感激念知己,匣中孤剑鸣。”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列士传》
分類:楚王莫邪
《國語辭典》:渴念  拼音:kě niàn
十分思念。如:「他一直渴念著家乡的未婚妻。」也作「渴想」、「渴望」。
《漢語大詞典》:温念
(1).亲切思念。 南朝 宋 鲍照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
(2).温习熟读。《水浒传》第九三回:“我有十字要诀,可擒 田虎 。将军须牢记着…… 李逵 听他説得有理,便依着他温念这十个字。”
《漢語大詞典》:勤伫(勤佇)
殷切思念。《隋书·张煚传》:“朕初临四海,思存政术,旧齿名贤,实怀勤佇。”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吾见公妻来,思公道义,乃心勤佇,愿见颜色。”
分類:殷切思念
《漢語大詞典》:幽眷
深切思念。 唐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诗:“佳游屡前诺,芳月衍幽眷。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分類:深切思念
《漢語大詞典》:镇思(鎮思)
一直思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镇思向日,空教人气的微撇。”
分類:思念
《漢語大詞典》:害相思
谓男女间因极度思念而产生愁闷、痛苦。《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调唆 织女 害相思,引得 嫦娥 离月殿。”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为甚的一载分离人便老,全不似旧日的莲花貌,莫不是担愁闷,害相思,因此上把容焦。”
《漢語大詞典》:写念(寫念)
抒发思念之情。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羽盖霓裳一相识,传情写念长无极。”
分類:抒发思念
《漢語大詞典》:展思
辗转思念。《魏书·彭城王勰传》:“今因其展思,有足悲矜。”
分類:辗转思念
《漢語大詞典》:释念(釋念)
放心;免除思念。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寓中均安, 海婴 亦好,可请释念。”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节哀释念,固莫如定命之谭。”
《漢語大詞典》:愿嚏(願嚏)
诗·邶风·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郑玄 笺:“言我愿思也,嚏,读当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后因以“愿嚏”为有人思念的典故。 宋 梅尧臣 《愿嚏》诗:“我今斋寝泰坛下,侘傺愿嚏朱颜妻。”
分類: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