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0,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日怒
淫怒
两怒
骇怒
诟怒
增怒
恨怒
豪怒
犯怒
螳怒
饰怒
肆怒
汹怒
怒颊
怒行
《骈字类编》:日怒
汲冢周书见上
《漢語大詞典》:淫怒
大怒。 明 刘基 《杂诗》之一:“坤灵发淫怒,溟海簸惊风。”
分類:大怒
《骈字类编》:两怒(两怒)
庄子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漢語大詞典》:骇怒(駭怒)
犹震怒。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四:“ 文忠 益叹骇,异时为侍从,因为 仁宗 道其事, 仁宗 骇怒,欲夺 良孙 官。”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人舆》:“ 张弘靖 以宰相镇 幽州 ,用人舆出入,将士创见骇怒。”
分類:震怒
《漢語大詞典》:诟怒(詬怒)
(1).怒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及 鄱阳王 世子 谢夫人 ,登屋詬怒,见射而毙。”
(2).怒,嗔怒。 唐 元稹 《苦雨》诗:“巢燕污牀席,苍蝇点肌肤。不足生詬怒,但苦寡欢娱。”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 弓高 守备甚严。有中使夜至,守将不内,旦,乃得入。中使大詬怒。”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乡之绅士以为言,令詬怒。”
分類:怒骂嗔怒
《骈字类编》:增怒(增怒)
后汉书马援传援数以书记责譬于嚣嚣怨援背已得书增怒其后遂发兵拒汉
《國語辭典》:恨怒  拼音:hèn nù
怨怒、忿恨。《资治通鉴。卷一二八。宋纪十。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帝淫义宣诸女,义宣由是恨怒。」《三国演义》第八九回:「却说孟获引数十万蛮兵,恨怒而来。」
分類:愤恨怨怒
《漢語大詞典》:豪怒
犹盛怒。 宋 文同 《大雨》诗:“崩腾百川倒,豪怒一雷走。”
分類:盛怒
《漢語大詞典》:犯怒
招致怨怒。旧唐书·武宗纪论:“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
分類:招致怨怒
《漢語大詞典》:螳怒
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后因以“螳怒”形容自不量力。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若螳怒是逞,鹅骄不逊,天兵一下,千里流血。”参见“ 螳臂当车 ”。
分類:自不量力
《國語辭典》:螳臂当车(螳臂當車)  拼音:táng bì dǎng chē
螳螂举起双臂,想要阻挡车子。语本《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比喻不自量力。明。无名氏《四贤记》第一一出:「劝恩台装聋做哑,休得要螳臂当车。」《荡寇志》第四二回:「正是泰山压卵,不须辗转之劳,螳臂当车,岂有完整之理?」也作「螳臂挡车」、「螳臂当辕」。
《分类字锦》:饰怒(饰怒)
礼记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
分类:斧钺
《漢語大詞典》:肆怒
谓滥发脾气。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不原本於枉直,苟好胜而肆怒者,暴人也。”辽史·穆宗纪上:“十二月丁巳,詔大臣曰:‘有罪者,法当刑。朕或肆怒,滥及无辜,卿等切諫,无或面从。’”
分類:发脾气
《漢語大詞典》:汹怒(洶怒)
水流激荡。 宋 范成大 《白狗峡》诗:“连滩竹节稠,汹怒奔 夷陵 。”
分類:水流激荡
《漢語大詞典》:怒颊(怒頰)
鼓腮。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钩登大鮎,怒颊豕豞。”
《漢語大詞典》:怒行
奋力疾行。 三国 魏 曹植 《辨道论》:“ 车师 之西国,儿生,劈背出脾,欲其食少而怒行也。”怒,一本作“ 努 ”。 宋 王安石 《骅骝》诗:“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
分類:奋力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