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8,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媚态
形态
敛态
睡态
烟态
古态
秋态
弄态
绰态
妙态
柔态
幽态
状态
云态度
态状
《國語辭典》:媚态(媚態)  拼音:mèi tài
1.谄媚的姿态。如:「瞧他那副媚态,真恶心!」
2.妩媚的姿态。唐。罗虬 比红儿诗:「总似红儿媚态新,莫论于度笑争春。」也作「媚气」。
《國語辭典》:形态(形態)  拼音:xíng tài
1.形状姿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唐朝上》:「尤善鹰鹘鸡雉,尽其形态。」
2.事物在某一条件范围下所呈现的模式。如:「思想形态」。
3.词的语法形式变化。
《漢語大詞典》:敛态(斂態)
端正容态。 唐 王琚 《美女篇》:“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併相宜。” 唐 权德舆 《杂兴》诗之三:“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 前蜀 魏承班 《菩萨蛮》词:“翠翘云鬢,敛态弹金凤。” 宋 孙光宪 《生查子》词之三:“永巷寂无人,敛态愁堪絶。”
《漢語大詞典》:睡态(睡態)
睡眠时的姿态。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 瞿昙 ( 释迦牟尼 )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酒阑兴尽,倦舞的腰肢,已经颓唐散漫,睡态惺忪。”
分類:睡眠姿态
《漢語大詞典》:烟态(煙態)
娇媚袅娜的姿态。 唐 李商隐 《木兰》诗:“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 南唐 李煜 《赐宫人庆奴》诗:“多谢长条旧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漢語大詞典》:古态(古態)
指古时的妆束。 唐 陆龟蒙 《古态》诗:“古态日渐薄,新妆心更劳。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分類:妆束
《骈字类编》:秋态(秋态)
明 王醇 秋夜次栝斋中坐雨 懒竹沉秋态,遥舂裹夕声。
《漢語大詞典》:弄态(弄態)
故作姿态。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裴松之 注引《吴录》:“ 权 ( 孙权 )谓 芝 ( 邓芝 )曰:‘山民作乱,江边守兵多彻,虑 曹丕 乘空弄态,而反求和。’”
分類:故作姿态
《漢語大詞典》:绰态(綽態)
婉美的姿态。《楚辞·大招》:“滂心绰态,姣丽施只。”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应不羡两两鸳鸯,想当初柔情绰态相亲傍,到如今水驛江程去路长。”参见“ 柔情绰态 ”。
分類:姿态
《國語辭典》:柔情绰态(柔情綽態)  拼音:róu qíng chuò tài
情态温婉动人。《文选。曹植。洛神赋》:「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也作「柔情媚态」。
分類:柔美情态
《漢語大詞典》:妙态(妙態)
美妙的姿态。 汉 傅毅 《舞赋》:“姿絶伦之妙态,怀愨素之絜清。”
分類:美妙姿态
《漢語大詞典》:柔态(柔態)
温软的样子。 唐 李山甫 《柳》诗之九:“强扶柔态酒难醒,殢著春风别有情。”
《骈字类编》:幽态(幽态)
唐 温庭筠 题磁岭海棠花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
《國語辭典》:状态(狀態)  拼音:zhuàng tài
1.外貌或神情。明。李东阳〈书马远画水卷后〉:「右马远画水十二幅,状态各不同。」
2.状况、情形。如:「警报一响,全市立即进入警戒状态。」
《漢語大詞典》:云态度(雲態度)
形容女子柔媚而轻盈的仪态。 宋 晏几道 《诉衷情》词:“云态度,柳腰肢。入相思。” 宋 赵以夫 《青玉案·荷花》词:“亭上佳人云态度。天然娇韵,十分撋就,唱尽《黄金缕》。”
《漢語大詞典》:态状(態狀)
状态,状貌。 宋 苏轼 《答上官长官书》之二:“所居临 大江 ,望 武昌 诸山如咫尺,时復叶舟纵游其间,风雨云月,阴晴蚤暮,态状千万,恨无一语略写其彷彿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彼举止态状,无礼於妾频矣。”
分類:状态状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