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2,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挂念
意念
作念
起念
别念
恶念
属念
多念
客念
弗念
余念
念想
念真
悬念
记念
《國語辭典》:挂念  拼音:guà niàn
心中系念。《三国演义》第一九回:「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也作「挂念」。
《國語辭典》:挂念(掛念)  拼音:guà niàn
心中系念。如:「我在外一切平安,请你不用挂念。」也作「挂念」、「挂虑」、「挂怀」、「挂心」、「挂虑」、「挂怀」、「挂心」、「挂意」、「挂念」。
《國語辭典》:挂念(罣念)  拼音:guà niàn
心中系念。《西游记》第三六回:「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也作「挂念」。
分類:挂念想念
《國語辭典》:意念  拼音:yì niàn
1.关注、想念。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太平广记。卷二○。杨通幽》引《仙传拾遗》:「圣上降居于世,我谪于人间以为侍卫耳。此后一纪,自当相见,愿善保圣体,无复意念也。」
2.念头、想法。《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陆氏》:「陆子静说颜子克己之学,非如常人克去一切忿欲利害之私,盖欲于意念所起处,将来克去。」《三遂平妖传》第五回:「好儿郎不完就他,却交说嫁一个疯子,你却主何意念?」《豆棚閒话》第五则:「他的意念就与人大不相同,四位长兄也俱不放在心上。」
《國語辭典》:作念  拼音:zuò niàn
1.挂念、想念。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作念你的言词,今日都应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
2.兴起念头。《前汉书平话》卷上:「更听有使命至,将陈豨首级入宫。韩信大怒:『打即匹夫,我教你恁的如何却反了!』自作念之间,左右人报与韩信,有萧相门外下马。」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也是我心专,作念的一灵儿须活现,留得你生全,免的我两口儿常挂牵。」
3.咒骂。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直把你作念到关津渡口前,活咒到天涯海角边。」《前汉书平话》卷上:「当日萧何三箭,登坛拜将。今日成败都是萧何用机,人皆作念怨之。」也作「作诵」。
分類:思念怀念
《漢語大詞典》:起念
(1).产生某种想法;起欲念。《西游记》第九三回:“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快心编三集》第二回:“不比 再思 是近日起念的,只为家中眼目多,小姐们规矩重,就是二娘,也狠端方,不敢做出那等虚头霍脸的事来。”
(2).着眼;着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 尧 舜 万鎰不为多, 孔子 九千鎰不为少。”
《漢語大詞典》:别念
(1).离别的思念。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饯张孝总应令诗》:“别念动神襟,华文切离貺。” 唐 王勃 《秋江送别》诗之一:“已觉逝川伤别念,復看津树隐离舟。”
(2).杂念。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掛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矣。”
《漢語大詞典》:恶念(惡念)
邪恶的念头。《菩提心论》:“宿殃未殄,恶念旋起。”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躬行:“才一善念动,则取白豆投其中,恶念动,则取黑豆投其中。”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漢語大詞典》:属念(屬念)
时刻想着;挂念。南齐书·郁林王纪:“冕旒属念,无忘夙兴。”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送何黼侯之任阶州》诗之四:“属念 闽 风衰,世目置 邶 鄘 。”
分類:时刻挂念
《韵府拾遗 艳韵》:多念
傅休奕诗存若流光忽电灭何为多念独郁结
《漢語大詞典》:客念
客中的思绪。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诗:“客念坐嬋媛,年华稍菴薆。” 唐 王勃 《春游》诗:“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分類:客中思绪
《韵府拾遗 艳韵》:弗念
见上又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弗念弗庸鳏厥君
《漢語大詞典》:余念(餘念)
杂念;其他念头。法苑珠林卷一○七:“长养净心,惟在得戒,无餘念也。” 宋 张耒 《宿樊溪》诗:“兹游定何名,耿耿有餘念!”
分類:杂念念头
《漢語大詞典》:念想
想念。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不争你这等念想,倘若其身有失,如何是了?”《水浒传》第三三回:“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 李广田 《悲哀的玩具》:“听说,现在他更衰老了些,而且也时常念想到他久客他乡的儿子。”
分類:想念
《韵府拾遗 真韵》:念真
五符经古人为道玄寂清静念真存元
《國語辭典》:悬念(懸念)  拼音:xuán niàn
挂念。如:「一切如常,请勿悬念。」
《國語辭典》:记念(記念)  拼音:jì niàn
1.挂念。《儒林外史》第一六回:「我家父病在床上,近来也略觉好些。多谢老爷记念。」也作「记挂」、「记挂」。
2.思念、怀念。《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汝可先去请住他,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为后日记念。」也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