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5
词典
2
分类词汇
73
共73,分5页显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心思
妄念
想念
草稿
意念
心芽
桃源想
想头
作白日梦
怀鬼胎
东山之志
归心
一念
归思
私心
《國語辭典》:
心思
拼音:
xīn sī
智力、思想。《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三淮南之心思坟墓,大王不忧,臣恐救兵之不专。」
《國語辭典》:
心思
拼音:
xīn si
1.意思、主见。如:「谁知他是什么心思?」
2.情趣。如:「一想到事情没做完,他怎么会有心思去玩。」
分類:
心思
心情
心神
思想
想法
心事
思考
能力
精力
念头
才思
《國語辭典》:
妄念
拼音:
wàng niàn
不正当的想法、念头。如:「他一时财迷心窍,竟然起了妄念。」
分類:
妄念
不切实际
正当
念头
《國語辭典》:
想念
拼音:
xiǎng niàn
思念、怀念。《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开门一看,是凤四老爹,邀进客座,说了些久违想念的话。」
分類:
想念
思念
念头
怀念
想法
《國語辭典》:
草稿
拼音:
cǎo gǎo
未成定稿或未誊清的文稿,也指初步完成的画作。《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岂有以草稿送与人耶?必是叔父怕我知了详细,先改抹了。」
分類:
草稿
念头
文稿
主意
《國語辭典》:
意念
拼音:
yì niàn
1.关注、想念。汉。
枚乘
〈
上书谏吴王
〉:「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太平广记。卷二○。杨通幽》引《仙传拾遗》:「圣上降居于世,我谪于人间以为侍卫耳。此后一纪,自当相见,愿善保圣体,无复意念也。」
2.念头、想法。《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陆氏》:「陆子静说颜子克己之学,非如常人克去一切忿欲利害之私,盖欲于意念所起处,将来克去。」《三遂平妖传》第五回:「好儿郎不完就他,却交说嫁一个疯子,你却主何意念?」《豆棚閒话》第五则:「他的意念就与人大不相同,四位长兄也俱不放在心上。」
分類:
意念
思虑
念头
《漢語大詞典》:
心芽
喻心中初生的念头。 清
赵翼
《送刘石庵相公还朝》
诗:“公为发其覆,导之指南车;我虽未肯降,默已开心芽。”
分類:
心中
初生
念头
《漢語大詞典》:
桃源想
指隐居出世的念头。 明
蓝仁
《西山幕归》
诗:“偶从桂树招,遂有桃源想。”
分類:
隐居
出世
念头
《國語辭典》:
想头(想頭)
拼音:
xiǎng tou
1.希望、指望。《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况且身边无物,没甚么想头了。就是至亲如女儿,心里较前也懈了好些。」《程乙本红楼梦》第七回:「那刘老老先听见告艰苦,只当是没想头了,又听见给他二十两银子,喜得眉开眼笑。」
2.念头、想法。《红楼梦》第三四回:「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
分類:
主意
文艺作品
望
念头
立意
《国语辞典》:
作白日梦(作白日梦)
拼音:
zuò bái rì mèng
比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如:「就凭这点伎俩就想取代我们?别作白日梦了!」
分类:
不切实际
念头
《國語辭典》:
怀鬼胎(懷鬼胎)
拼音:
huái guǐ tāi
比喻心中暗藏著不可告人的念头或计谋。《水浒传》第五回:「这刘太公怀著鬼胎,庄家们都捏著两把汗。」
分類:
心里
里藏
不敢
告人
事
念头
《國語辭典》:
东山之志(東山之志)
拼音:
dōng shān zhī zhì
晋谢安曾隐居东山不仕。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指隐居不仕的志愿。宋。
陆游
贺吕知府启
:「虽北阙之书,至于屡上,然东山之志,宁许遽从。」
分類:
隐居
念头
《國語辭典》:
东山(東山)
拼音:
dōng shān
1.日观峰的别名。参见「日观峰」条。
2.《诗经。豳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东山,周公东征也。」或亦指东征之士既归而述怀之诗。首章二句为:「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分類:
东面
名高
高望
谢安
望重
少数民族
山
人
赤狄
别种
东山
早年
辞官
隐居
会稽
远征
远行
一期
发表
时附
附注
《國語辭典》:
归心(歸心)
拼音:
guī xīn
1.诚心归附。《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汉。
曹操
〈
短歌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回家的心意。如:「归心似箭」。晋。王赞〈杂诗〉:「朔方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3.安心。《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
分類:
归心
回家
诚心
归附
安心
诚心归附
念头
《國語辭典》:
一念
拼音:
yī niàn
1.一动念之间。《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每一念至,忽然忘陵。」《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是以每一念来,忽若有遗。」
2.佛教用语:(1)指一口气的时间。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2)指心念活动最短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分類:
佛家
一动
佛家语
家语
动念
短促
念头
时间
《漢語大詞典》:
归思(歸思)
回归的念头。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
:“因暇登楼远望,忽有归思。” 元
萨都剌
《送张都台还京》
诗:“而今江海多归思,白髮慈亲暮倚閭。”
分類:
归思
回归
念头
《國語辭典》:
私心
拼音:
sī xīn
1.为个人利益打算的念头。《管子。任法》:「群臣百姓人虑利害,而以其私心举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那杨氏甚不贤慧,又私心要等女儿长大,招个女婿,把家私多分与他。」
2.自我内心。《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红楼梦》第三四回:「那焙茗也要私心窥度,一半据实,竟认准是他说的。」
分類:
私心
个人
自己
人心
心意
打算
念头
利己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