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隐虑(隱慮)
潜在的忧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上东兖李道台》:“地去 沂 镇,且二百餘里,政恐鞭长未足,以资弹压也。日后且多隐虑,而 郯 民目前已汹汹,惶惧如迫汤火。” 苏曼殊 《婆罗海滨遁迹记》:“嗟我兄弟,谁无隐虑。”
分類:潜在忧患
《漢語大詞典》:忧急(憂急)
忧患危急;忧愁焦急。隋书·天文志中:“心星变黑,大人有忧,直则王失势,动则国有忧急。” 王统照 《鬼影》:“虽在这一天一夜的饥寒晕劳之后,并不因此极感痛苦,惟有心上的种种烦扰、忧急,几乎使我要哭了。”
《漢語大詞典》:忧险(憂險)
(1).谓心中忧危。荀子·荣辱:“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一:“险以心言,非以境言,忧险犹忧危,谓中心忧危之也。”
(2).忧患险恶。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 通 之地湿垫卑褊,人士稀少……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夫復何以僕之命不厚也如此,智不足也又如此,其所诣之忧险也又復如此。”
《漢語大詞典》:困吝
易·蒙:“困蒙,吝。”本指困于蒙昧而举措艰难,后指忧患。 汉 赵岐 《孟子注疏题辞解》:“余困吝之中,精神遐漂,靡所济集。”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和狱中诗:“ 子昂 每诵 东坡 《繫御史臺狱》二诗,索予和焉,予在困吝中,辞之不获,勉为用韵作二首。”
《漢語大詞典》:危忧(危憂)
困厄忧患。 明 方孝孺 《答许廷慎书》:“当危忧兢悚时,自誓欲以所能归诸造物,甘为庸人而不可得。”
分類:困厄忧患
《漢語大詞典》:忧衅(憂釁)
忧患之端。后汉书·和帝纪:“朕寤寐恫矜,思弭忧衅。”
分類:忧患
《漢語大詞典》:宿忧(宿憂)
积久难除的忧患。战国策·齐策五:“鋭兵来则拒之,患至则趋之,使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宿忧矣。”汉书·徐乐传:“金石丝竹之声不絶於耳,帷幄之私俳优朱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无宿忧。” 颜师古 注:“宿,久也。”
分類:积久忧患
《漢語大詞典》:离慜(離慜)
亦作“ 离愍 ”。 遭遇忧患痛苦。《楚辞·九章·怀沙》:“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一本作“ 离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冤结紆軫兮,离愍之长鞠。” 清 方苞 《兄子道希墓志铭》:“虽离慜以终世,实无忝於所生。”
《漢語大詞典》:忧逼(憂偪)
忧患侵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 曹操 一举而降 张鲁 ,定 汉中 ,不因此势以图 巴 蜀 ,而留 夏侯渊 、 张郃 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偪故耳。”
分類:忧患侵迫
《漢語大詞典》:兆忧(兆憂)
谓开忧患之端。左传·昭公元年:“三大夫兆忧,忧能无至乎?” 杜预 注:“开忧兆也。”
分類:忧患
《漢語大詞典》:革孽
谓解除忧患。《楚辞·天问》:“帝降 夷羿 ,革孽 夏 民。” 王逸 注:“革,更也。孽,忧也。言 羿 弑 夏 家,居天子之位,荒滛田猎,变更 夏 道,为万民忧患。”一说为簒夺剪除。 游国恩 纂义:“孽者,古通作蘖。诗·白华疏:孽者,蘖也。树木斩而復生谓之蘖。诗·长发:‘苞有三蘖’,释文《韩诗》云:蘖,绝也。汉书·食货志:然犹山不茬蘖。注云:蘖,髠斩之也。革蘖连文,犹言篡夺剪除也。”
《漢語大詞典》:离蠥(離蠥)
遭遇忧患。《楚辞·天问》:“ 启 代 益 作后,卒然离蠥,何 启 惟忧,而能拘是达?” 朱熹 集注:“蠥,一作孽,一作孼,并鱼列反。离,遭也。蠥,忧也。”一说为去除祸害。见 清 蒋骥 山带阁注楚辞卷三。
《漢語大詞典》:速忧(速憂)
招致忧患。 晋 陆云 《九愍·□□》:“矧余情之沉毒,资有生以速忧。”
分類:招致忧患
《漢語大詞典》:遗罹(遺罹)
谓给父母增添忧患。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曰:‘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遗罹。’此以处常者言也。若不幸遭值艰厄如吾姊,其必如吾姊处之,乃可以言无遗罹矣。”按,诗·小雅·斯干作“詒罹”。
《漢語大詞典》:横忧(横憂)
不测的忧患。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下:“ 弘肇 等欺朕年幼,专权擅命,使汝辈常怀忧恐,自此朕自与汝等为主,必无横忧也。”
分類:不测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