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勤劳
勤劳
分类:勤劳
《國語辭典》:惕惕  拼音:tì tì
1.忧心、恐惧。《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谁侜予美,心焉惕惕。」《国语。楚语上》:「不然,是三城也,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
2.悦爱。《尔雅。释训》:「忯忯、惕惕,爱也。」明。张尔岐〈辨志〉:「今夫人生而呱呱以啼,哑哑以笑,蠕蠕以动,惕惕以息,无以异也。」
《國語辭典》:恤劳(恤勞)  拼音:xù láo
忧心劳苦。《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
分類:忧劳
《漢語大詞典》:焦勤
忧劳。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斯密亚当学说》:“一业独瘠,则民将自抑,将各审其内外之分,以与其居之羣相剂,不必在上者为之焦勤也。惟在上者为之焦勤,而后民失其自由。”
分類:忧劳
《國語辭典》:忧国(憂國)  拼音:yōu guó
忧虑国事。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班随郎署沐恩波,诛佞曾将宝剑磨,忧国鬓萧疏,何日朝廷清妥。」
《國語辭典》:呻吟  拼音:shēn yín
1.吟咏。《庄子。列禦寇》:「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至于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2.因病痛或哀伤所发出的声音。《三国演义》第九八回:「时郝昭病危。当夜正呻吟之间,忽报蜀军到城下了。」《红楼梦》第四七回:「一齐来至马前,只听苇中有人呻吟。」
《國語辭典》:幽忧(幽憂)  拼音:yōu yōu
过度忧劳。《庄子。让王》:「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唐。皮日休太湖诗。入林屋洞〉:「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
《國語辭典》:赪尾(赬尾)  拼音:chēng wěi
鱼疲劳则尾呈赤色。语出《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后用以比喻人民受困于虐政。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爵,赪尾尚忧鲂。」
《國語辭典》:恤功  拼音:xù gōng
忧劳民事。《书经。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
《國語辭典》:慱慱  拼音:tuán tuán
忧劳。《诗经。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漢語大詞典》:五劳(五勞)
(1).中医学名词。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 顾炎武 《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诗:“五劳与七伤,大抵同所患。循方以治之,於事亦得半。”
(2).中医学名词。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和疲劳。 唐 徐凝 《长庆春》诗:“身上五劳仍病酒,天桃窗下背花眠。”云笈七籤卷三二:“《明医论》云:疾之所起自生五劳……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疲劳。”
《国语辞典》:宵旰焦劳(宵旰焦劳)  拼音:xiāo gàn jiāo láo
宵衣旰食,极为辛苦。比喻为国事忧劳。《明史。卷一七九。章懋传》:「此正陛下宵旰焦劳,两宫母后同忧天下之日。」也作「宵旰忧劳」。
《国语辞典》:忧国忘身(忧国忘身)  拼音:yōu guó wàng shēn
忧劳国事,不顾自身安危得失。《晋书。卷六四。武十三王传。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明史。卷一七○。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国语辞典》:忧公无私(忧公无私)  拼音:yōu gōng wú sī
一心忧劳国事,毫不顾及私利。三国魏。桓范《世要论。臣不易》:「陈之于主,行之于身,志于忠上济事,忧公无私。」也作「忧公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