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58—313 【介绍】: 西晋义兴阳羡人,字宣佩。周处子。初为别驾从事,举秀才。惠帝太安二年石冰反,与陈敏共破之。琅邪王司马睿初镇江左,以玘为仓曹属。后陈敏、钱璯反,率军相继讨平之,三定江南,拜吴兴太守,封乌程县侯,有政声。悯帝建兴元年,玘宗族强盛,因司马睿多用北人,乃谋杀害诸执政,以南人代之,事泄,忧愤而卒。谥忠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6—465 【介绍】: 南朝宋河东解人,字孝仁。少善骑射,以勇称。刘骏(孝武帝)镇襄阳时,以为广威将军、随郡太守。孝武帝大明三年为尚书令、太子詹事、侍中中正,改封巴东郡公。累迁侍中、骠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留卫都下。孝武帝死,与江夏王刘义恭、尚书仆射颜师伯并受遗诏辅幼主。前废帝杀戴法兴,元景忧惧,密谋废立,事泄被杀。
全宋文·卷四十三
元景字孝仁,河东解人。元嘉初,江夏王义恭召补抚军参军,迁殿中将军,复为义恭司空参军,随府转司徒太尉城局参军,历孝武安北中兵参军、随王诞后军中兵参军,加建威将军弘农太守,除宁朔将军京兆广平二郡太守,又除冠军司马襄阳太守。孝武举义,以为咨议参军,领中兵,加冠军将军。及即位,以为侍中,领左卫将军,转前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未行,徙领军将军,加攻骑常侍,封曲江县公。孝建初加抚军,假节,复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以破臧质功封晋安郡公。复为领军太子詹事,加侍中。寻转骠骑将军本州大中正。大明中迁尚书令,改封巴东郡公,加左光禄大夫,寻授侍中、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前废帝即位,迁尚书令,领丹阳尹,以谋废立遇害。明帝即位,赠太尉,谥曰忠烈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0—453 【介绍】: 南朝宋东海郯人,字孝源。宋武帝外孙。幼孤,为武帝宠爱。累官秘书监,加散骑常侍,为范晔谋反所累,将致大辟,其母会稽公主素为宋文帝所尊礼,以武帝微时所纳布衣掷地,谓“此是我母为汝父作,今有一顿饱食,便欲残害我儿子!”由是得免。寻迁南兖州刺史,转为尚书仆射。以废立事为刘劭所害。谥忠烈。
全宋文·卷十六
湛之字孝源,小字仙童,羡之兄孙。元嘉初除著作佐郎员外散骑侍郎,并不就。东宫建,补太子洗马,转国子博士,迁奋威将军南彭城沛二郡太守,加辅国将军。迁秘书监,领右军将军。转侍中,加骁骑将军,复为秘书监,加散骑常侍,迁中护军,未拜,又迁太子詹事,又迁冠军将军丹阳尹,进号征虏将军,转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出为前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复入为丹阳尹,转尚书仆射,领护军将军。元凶弑逆,并见害。孝武即位,追赠司空,谥曰忠烈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6—515 【介绍】: 南朝梁太原祁人,字休远,或作休连,一字茂先。宋末,起家奉朝请。仕齐官至襄阳太守,屡率军拒北魏。又随萧衍(梁武帝)大败魏将王肃。从萧衍起兵反齐,每为前驱,累有战功。入梁,迁侍中、领军将军。为江州刺史,南讨陈伯之,务农省役。官至司空。性宽厚,居处方正。
全梁文·卷四十五
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仕宋至江夏内史,齐时为襄阳太守,迁领军将军,入梁加镇军将军,封望蔡县公,出为江州刺史,天监十四年卒,谥忠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弘达。梁武帝弟。齐郁林王隆昌中,萧鸾(齐明帝)作相,委以腹心,为宁远将军。明帝即位,累迁北中郎外兵参军,前军主簿。齐东昏侯药死其兄萧懿,恢潜逃。及萧衍(梁武帝)起兵,乃出奉迎。入梁,封鄱阳郡王,历官南徐州、郢州刺史,遣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迁都督、益州刺史。官终荆州刺史。恢轻财好施,凡历四州,俸禄随而散之。卒谥忠烈。
《國語辭典》:忠烈  拼音:zhōng liè
为国尽忠而牺牲生命的人。如:「抗日忠烈令人景仰。」
《国语辞典》:一门忠烈(一门忠烈)  拼音:yī mén zhōng liè
1.一家人都是忠义烈士。如:「杨家将是叙述宋朝杨家一门忠烈的故事。」
2.平剧剧目。叙述周忠武殉国的故事。分刀、步战、拜恳、别母、乱箭等五出。也称为「宁武关」。
《國語辭典》:忠魂  拼音:zhōng hún
指为国家、民族尽忠而牺牲生命的人。如:「忠烈祠中供奉的都是国之忠魂。」
分類:忠烈英魂
《漢語大詞典》:贞魂(貞魂)
(1).正魂,精魂。《后汉书·赵咨传》:“夫亡者,元气去体,贞魂游散,反素復始,归於无端。” 李贤 注:“言人既死,正魂游散。”
(2).忠烈之魂。 南朝 梁 沈约 《奉和竟陵王过刘先生墓下作》:“表閭钦逸轨,軾墓礼贞魂。” 宋 徐铉 《祭韩侍郎文》:“愿贞魂之降鉴,庶丹恳以斯通。” 清 岑霁 《露筋祠》诗:“沙草凄迷烟树昏,荒祠寂寞託贞魂。” 柳亚子 《满江红·吊蒋清烈女士》词:“料贞魂招尽不归来,排云闕。”
分類:忠烈精魂
《漢語大詞典》:凛烈
(1).凛冽,寒冷。 晋 傅玄 《大寒赋》:“天地凛烈,数极气否,严霜夜结,悲风昼起。”《水浒传》第二六回:“只见灵牀子下卷起一阵冷气来,真箇是盘旋侵骨冷,凛烈透肌寒。”《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 杜子春 ﹞偶然打向西门经过,时值十二月天气,大雪初晴,寒威凛烈。”
(2).严肃忠烈,令人敬畏。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再生缘》第二九回:“胸垂宝镜黄金字,体掛红袍白玉鞓;气象翻新加凛烈,仪容此时更精神。” 郭沫若 《羽书集·不要怕死》:“对于方今的气节凛烈的阵亡将士,由国家加以崇隆的表扬以外,为文艺者应该尽力以诗文来表彰,使成为一般人的楷模。”
《漢語大詞典》:忠骨
忠烈者的遗骨。 清 梁章钜 楹联丛话·庙祀下引 松江 徐 氏女题 岳 坟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漢語大詞典》:纳肝(納肝)
吕氏春秋·忠廉:“ 卫懿公 有臣曰 弘演 ,有所於使。 翟 人攻 卫 ……及 懿公 於 荣泽 ,杀之,尽食其肉,独捨其肝。 弘演 至,报使於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 懿公 之肝。”内,同“ 纳 ”。后以“纳肝”为忠烈的典故。隋书·诚节传序:“ 申蒯 断臂於 齐庄 , 弘演 纳肝於 卫懿 ……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那饮药 譙玄 ,纳肝 弘演 ,高风劲节真堪羡!”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庙社沦胥,主臣同尽,纳肝无救於 卫 灭,藏血何补於 周 危,穷尘终古,寧不恫乎?”
分類:忠烈
《漢語大詞典》:烈节(烈節)
(1).刚正的操行。 汉 蔡邕 《范史云碑》:“君受天正性,志高行洁,在乎幼弱固已藐然有烈节矣。”
(2).指忠烈有节操的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 宋 代何以多忠贤, 明 代何以多烈节,而 元 妖独无彰明较著之忠烈。”
《漢語大詞典》:劲烈(勁烈)
(1).刚直忠烈。后汉书·郭伋苏章等传赞:“二 苏 劲烈, 羊 贾 廉能。”晋书·段匹磾传赞:“ 匹磾 劲烈,陨身全节。” 宋 文天祥 《集杜诗·吕武》:“其人劲烈,面折人,触忌讳不避。”
(2).犹凛冽。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
《國語辭典》:碧葬  拼音:bì zàng
为国牺牲,死后得不到尸体,乃得血而葬,称为「碧葬」。清。褚人获《坚瓠广集。卷五。碧葬》:「新都殷司徒家,掘地得古冢。冢砖长五寸许,皆有字,云:『歙东萧司马碧葬』。不知碧葬之义,以问汪伯玉。伯玉云:『凡死忠而不得尸者,得血以葬,曰:「碧葬」。本弘血化碧之义。』」
分類: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