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伤暮(傷暮)
谓自伤年老而志向不就。南史·范缜传:“﹝ 縝 ﹞年二十九,髮白皤然,乃作《伤暮诗》《白髮咏》以自嗟。”
《漢語大詞典》:抑志
抑制自己的志向。《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宋 刘敞 《离忧赋》:“卒抚心以抑志兮,谅投艰以遗大。” 明 刘基 《述志赋》:“将抑志以从俗兮,非余心之所怡。”
《漢語大詞典》:往志
(1).前人的心志。意林卷二引慎子:“,往志也;,往誥也;春秋,往事也。”
(2).往日的志向。 南朝 梁 沈约 《陈情书与徐勉》:“往志宿心,復成乖爽。”
《漢語大詞典》:独志(獨志)
独特的志向。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宋 叶适 《陈同甫抱膝斋》诗之二:“匹夫负独志,经史考离合。”
分類:独特志向
《漢語大詞典》:图南翼(圖南翼)
比喻志向远大。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参见“ 图南 ”。
《國語辭典》:图南(圖南)  拼音:tú nán
大鹏背负青天,上凌霄汉,飞往遥远的南冥。语出《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比喻志向和前途的远大。唐。杜甫 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漢語大詞典》:驰志(馳志)
谓心志向往。 明 何景明 《病马》诗之二:“此马非凡马,曾酣百战场;耸身思翦拂,驰志在腾驤。”参见“ 驰志伊吾 ”。
《漢語大詞典》:驰志伊吾(馳志伊吾)
后汉书·臧宫传论:“ 臧宫 、 马武 之徒,抚鸣劒而抵掌,志驰於 伊吾 之北矣。” 伊吾 ,今 新疆 哈密 。后因以“驰志伊吾”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宋 李曾伯 《齐天乐·壬子和陈次贾为寿韵》词:“莫驰志 伊吾 ,贪名清庙。”
《漢語大詞典》:贞志(貞志)
(1).坚贞的心志。晋书·王导传论:“乃诚贯日,主垂饵以终全;贞志陵霜,国缀旒而不灭。”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一·义净:“加以勤无弃时,手不释卷,弱冠登具,愈坚贞志。” 明 吴尚默 《覈叙平蜀功罪疏》:“ 镇雄府 知府 陇应祥 ,贞志不逐波靡,介节益坚蹇难,夷疆向化,逆党折谋。”
(2).砥砺志向使坚贞。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灵帝十八:“士苟贞志砥行以自尚,於物无徇焉,於物无侮焉,则虎狼失其暴,蝮蛇失其毒。”
《漢語大詞典》:深志
远大的志向。 唐 李中 《赠史虚白》诗:“致主嘉谋尚未伸,慨然深志与谁论?”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湖海志
隐居的志向。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
分類:隐居志向
《漢語大詞典》:修志
同“脩志”。
谓培养高尚的志向。
《漢語大詞典》:脩志
谓培养高尚的志向。后汉书·逸民传·周党:“﹝ 周党 ﹞自此勑身脩志,州里称其高。”
《漢語大詞典》:存志
(1).保全志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2).寄托志向。 唐 韩愈 《荆潭裴均杨凭唱和诗序》:“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復循环,有唱斯和。”
《國語辭典》:志量  拼音:zhì liàng
志气和度量。《红楼梦》第二一回:「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
分類:志向抱负
《漢語大詞典》:鸿心(鴻心)
远大的志向。 明 李东阳 《后登舟赋》诗:“纵鹏运於九程,託鸿心於一纸。”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娱志
寄托高尚的志向。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雍容暇豫,娱志方外。” 唐 李峤 《为安平王让扬州都督府长史表》:“岂欲娱志养高,实愿遗身体国。”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二章:“一屋之小,享乐无穷,泛宅浮家,於焉娱志。”
《漢語大詞典》:弱志
(1).缺乏主见。逸周书·官人:“移易以言,志不能固,已诺无决,曰弱志者也。”
(2).多用以谦称自己的志向。 晋 陶潜 《闲情赋》:“迎清风以袪累,寄弱志於归波。” 唐 韦应物 《福善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宋 曾巩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诗:“顾我客斗牛,三年疏往还。低心念弱志,引领望衰颜。未共尊酒乐,良嗟人事艰。” 明 陈子龙 《清明雨中晏坐忆去岁在河间》诗:“弱志在奋庸,至道宜安贫。年岁日以晚,两虑徒伤神。”参见“ 弱尚 ”。
(3).谓虚心下气。《淮南子·主术训》:“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是故群臣辐凑并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
《漢語大詞典》:弱尚
谦称自己的志愿。 北周 卢子行 《劳生论》:“余晚值昌辰,遂其弱尚。”